万病回春-第135页-[卷之七] 吐泻_中药方集
 
万病回春 - 第135页
[卷之七] 吐泻
】 【繁体
上吐下泻者,脾胃俱伤也。

白术散
治吐泻,或病后津液不足,口干作渴,和胃生津,止泻痢,将欲成慢惊风者。
人参(去芦)白术(去芦)茯苓(去皮)藿香木香干葛甘草(炙。各等分)上锉剂,水煎服。若小儿频频泻痢,将成慢惊,加山药、扁豆、肉豆蔻(煨。各一钱)姜一片,水煎服;若慢惊已作,加细辛、天麻(各一钱)、全蝎(三个)、白附子(八分、煨);若冬月,小儿吐蛔,多是胃寒胃虚所致,加丁香三粒;如胃虚不能食而大渴不止者,不可用淡渗之药,乃胃中元气少故也,以此汤补之,加天花粉;若能食而渴者,白虎汤加人参;如中气虚热,口舌生疮,不喜饮冷,服之即效。

烧针丸
治小儿吐泻。
黄丹朱砂白矾(枯过)上为末,枣肉为丸,如黄豆大。每服三四丸。戳针尖上灯焰上烧过,凉,米泔研烂调服。泻者食前,吐者无拘时。外用绿豆粉,以鸡子清作膏。如吐,涂两脚心;如泻,涂囟门上。止则去之。

又方
治吐泻。四君子汤加藿香、陈皮,一剂而愈。

助胃膏
治元气、脾胃虚弱,吐泻不止,不思饮食及久泻虚寒
人参白术(去芦)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一钱半)白豆蔻(去壳)木香山药(炒,五钱)肉豆蔻(面包煨,捶去油,二个)砂仁(炒,二十个)丁香官桂藿香(各三钱)陈皮(五钱)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米汤化下。

秘方
治小儿水泻。白矾、黄丹各五钱,用葱白捣烂,涂脐上即止。

治小儿吐泻
小丁香,陈皮(各等分)。水煎温服
一小儿数岁间,每停食,辄服峻利之药,后肚腹膨胀、呕吐泄泻。先用六君子汤,诸症渐愈;又用补中益气汤而安。
一小儿腹胀,饮食后即泻,手足逆冷,此脾气虚寒也。先用人参理中丸,后用六君子汤而愈。
一小儿吐泻乳食,色白不化,露睛气喘,此脾肺不足、形病俱虚也。先用异功散加桔梗、柴胡顿愈;再用补中益气汤而安。
一小儿因惊吐泻腹胀,先用六君、木香、柴胡治之稍可;又以五味异功散而愈。后因惊搐痰甚,或用镇惊化痰之药,倦怠不食而泄益甚。先用异功加木香、钩藤,四剂而愈。(方俱见补益。)一小儿面黄肌瘦、泄泻无度、腹胀如鼓、不思饮食,百药不效。余教用好生白术,酒磨浓汁,以温酒调,空心服,二三日即愈。
Tags:《上吐下泻》 《津液》 《生津》 《慢惊》 《等分》 《胃寒》 《胃虚》 《白虎汤》 《中气》 《虚热》 《调服》 《囟门》 《君子汤》 《虚寒》 《去油》 《温服》 《呕吐》 《泄泻》 《六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 《气虚》 《理中丸》 《气喘》 《异功散》 《五味》 《化痰》 《面黄肌瘦》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七] 痢疾 下一篇[卷之七] 泄泻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