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论-第页-[卷六] 痞满_中药方集

TOP

 
血证论
[卷六] 痞满
】 【繁体
(积聚瘕)心下为阳明之部分。乃心火宣布其化之地。君火之气。化血下行。随冲脉以藏于肝。即从心下而起。肾水之阳。化气上行。随冲脉以交于肺。由肺散布以达肌肤。亦从心下而出。盖此地为阳明中土。乃水火血气。
上下往来之都会也。火降血下。气升水布。则此地廓然。设若火不降。则血不下。而滞于此矣。设若气不布。
则水不散。而结于此矣。观伤寒论。治心下痞满之证。用泻心汤以泻火。用十枣汤以泻水。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水火兼泻。五苓散解水结。柴胡汤解火结。可知此地须水升火降。斯为既济之形。设上火下水。
阻于中宫。遂成天地否象。故名曰痞。血家火浮于上。与水不交。往往见痞满之象。审系火气不得下降者。
泻心汤治之。或加生附子。以开其痞。审系膀胱水中之阳。逆于心下。不得外出者。以小柴胡汤。转其枢机。
而水火皆通达矣。如水火交结。轻者为结胸陷胸汤主之。重者为陷胸。大陷胸汤治之。若单是水气结聚者。二陈汤枳术丸治之。今医但知停食痞满。而不知痞满之证。不一而足。此外尚有胸痹等证。皆未论列。兹所论者。乃失血家间有之证也。凡遇以上诸证。再能酌加当归地黄川芎赤芍丹皮等。以照顾血证。斯为面面俱到。
又有积聚之证。或横亘心下。或盘踞腹中。此非凝痰。即是里血。通以化滞丸主之。凝痰用清茶送下。里血用醋酒送下。无论脐上脐下。左右兼治。又凡在脐下。多是血积抵当丸治之。
又有瘕见于脐下。或见或没。为瘕。常见不没为。宜肠下逐瘀汤。抵当丸。瘕宜橘核丸
按痞满者。胸膈间病。积聚者大腹之病。瘕者下焦之病。统以真人化铁汤。加吴萸治之。统以逍遥散和之。另详瘀血门。
Tags:《阳明》 《君火》 《冲脉》 《心下痞》 《泻心》 《十枣汤》 《五苓散》 《柴胡汤》 《小柴胡汤》 《结胸》 《小陷胸汤》 《大陷胸汤》 《水气》 《二陈汤》 《枳术丸》 《胸痹》 《抵当丸》 《橘核丸》 《逍遥散》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六] 肿胀 下一篇[卷六] 痰饮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