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从众录-第页-[卷四\头痛] 脉息_中药方集

TOP

 
医学从众录
[卷四\头痛] 脉息
】 【繁体
宜浮滑,忌短涩。

九味羌活汤
(方见《时方》)治太阳轻症。

葛根汤
(方见《伤寒》)治阳明

柴胡汤
(方见《伤寒》)治少阳

麻黄附子细辛汤
(方见《伤寒》)治少阴

当归四逆汤
(方见《伤寒》)治厥阴

川芎茶调散
(《局方》)治久风化火头痛及偏正头风
川芎白芷羌活防风荆芥薄荷甘草(炙,各一两)香附(童便浸,炒,二两)为末,食后清茶调服二两,日三服,妇人产后,黑豆淋酒服,轻者三服,重者五七服效。一本无香附,有细辛五钱。

清空膏
治头风湿热上盛,遇风即发。
羌活黄芩(各一钱,酒炒)甘草(炙,七分)防风(一钱)黄连(五分,酒炒)柴胡(四分)川芎(三分)水煎,入清茶一匙服。

玉液汤
(《济生》)治眉棱骨痛
半夏(六钱,汤泡七次,切片,作一服)生姜(十片)水煎,去渣。纳沉香末少许服。

玉女煎
(《景岳》)治水亏火盛,六脉浮洪大,头痛,牙疼,失血等症。
生石膏(三五钱)熟地(三五钱或一两)麦冬(二钱)知母牛膝(各一钱五分)水煎服
玉真丸
(《本事》)治肾气不足,气逆上行,头痛不可忍,调之肾厥。其脉举之则弦,按之石坚。
硫黄(二两)石膏()半夏(汤洗)硝石(各一钱五分)为末,生姜汁糊丸,如梧子大,阴干。每服二十丸。或姜汤或米饮下,更灸关元穴百壮。

补中益气汤
(方见《时方》)
当归补血汤
(方见《时方》)治血虚头痛。
按∶加鹿茸三钱,沙参五钱,黄酒半杯煎,更效。
又方,只用当归二两,黄酒四杯,煎一杯半,分两服效。

加味左归饮
(方见《时方》)治肾虚头痛如神,此余乡前辈胡先生新定方也。

清震汤
(《保命》)治雷头风,头面疙瘩,憎寒拘急发热,状如伤寒。疙瘩宜刺出血。
升麻(二钱)苍术(四钱)荷叶(一个)水煎,食后服。

头风摩散
(方见《金匮》)治大寒犯脑头痛。

止痛太阳丹
(《奇效》)天南星川芎(等分)为末,同莲须、葱白作饼,贴太阳痛处。

秘方贴头痛风热病大黄
朴硝(等分)为末,用井底泥捏饼,贴两太阳穴。

气攻头痛方
(《奇效》)蓖麻子、乳香各等分,捣成饼,贴太阳穴。如痛止,急于顶上解开头发出气,即去药。

透顶散
(《本事》)治偏正头风,远年近日皆效。并治鼻塞,不闻香臭。
细辛(三茎)瓜蒂(七枚)丁香(七粒)粳米(七粒,一作赤小豆)龙脑(半分)麝香(一分)研末。置小口罐中,紧塞罐口,令患人口含清水,随左右,搐一豆大于鼻中,良久涎出,即安。不愈,三日后再搐。
按∶此本《金匮》纳药鼻中取黄涎之法。酒客多湿头重者宜之。
又法治偏正头风,以生莱菔捣汁,令患者仰卧,以汁灌鼻中。左痛灌右,右痛灌左,左右俱痛,俱灌之。
又头风有偏正之殊,其病皆在少阳阳明之络,以毫针刺痛处数穴,立效。
张石顽云∶外用法不若蒸法最效,方用川芎半两,晚蚕砂二两,僵蚕如患年岁之数。以水五碗,煎至三碗,就砂锅中以浓纸糊满,中间开钱大一孔,取药气熏蒸痛处,每日一次。虽年久者,三五次永不再发。
平时置新鲜木瓜于枕边,取香气透达,引散肝风,亦良法也。
Tags:《九味羌活汤》 《时方》 《太阳》 《阳明》 《柴胡汤》 《少阳》 《附子细辛汤》 《少阴》 《当归四逆汤》 《厥阴》 《茶调散》 《化火》 《头痛》 《头风》 《调服》 《豆淋酒》 《清空膏》 《风湿》 《玉液汤》 《骨痛》 《玉女煎》 《气逆》 《补中益气汤》 《补血汤》 《血虚》 《左归饮》 《肾虚》 《雷头风》 《憎寒》 《拘急》 《发热》 《等分》 《热病》 《透顶散》 《鼻塞》 《赤小豆》 《酒客》 《头重》 《毫针》 《熏蒸》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四\头痛] 简易方 下一篇[卷四] 头痛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