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从众录-第69页-[卷六] 消渴_中药方集

TOP

 
医学从众录 - 第69页
[卷六] 消渴
】 【繁体
伤寒太阳症消渴,小便不利,宜五苓散厥阴症消渴,宜大承气汤之类。与杂病之消渴,名同而病异。宜分别之。
《经》云∶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昔医名为上消,以白虎汤加人参治之。又云∶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昔医谓为中消,以调胃承气汤下之;下消者,烦躁引饮,耳叶焦干,小便如膏,或饮一升尿一升,饮一斗尿一斗,以肾气丸主之。
赵氏曰∶治消之法,无分上中下,先治肾为急。惟六味、八味及加减八味丸,随症而服。降其心火,滋其肾水,则渴自止矣。白虎、承气,皆非所治也。或曰,人有服地黄汤而渴仍不止者,何也?曰∶此方士不能废其绳墨,而更其道也。盖心肺位近,宜制小其服;肝肾位远,宜制大其服。如上消中消,可以前丸缓而治之;若下消已极,大渴大燥,须加减大八味丸料一斤、纳肉桂一两,水煎六七碗,恣意冰冷冻饮料之,睡熟而渴如失矣。处方之制,存乎人之变通耳。
或问下消无水,用六味丸以滋少阴肾水矣,又加附子、肉桂者何?盖因命门火衰,不能蒸腐水谷,水谷之气,不能熏蒸上润乎肺,如釜底无薪,锅盖干燥,故渴。至于肺亦无所禀,不能四布水精,并行五经,其所饮之水,未经火化,直入膀胱,正谓饮一升尿一升,饮一斗尿一斗,观其尿味甘而不咸可知矣。故用桂、附之辛热,壮其少阴之火。灶底加薪,枯笼蒸溽,槁苗得雨,生意维新,惟明者知之,昧者鲜不以为迂也。
张隐庵(讳志聪,本朝人,着《本草崇原》并《侣山堂类辨》)曰∶有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肺不能通调水道,而为消渴者,人但知以清凉药治消,而不知脾喜燥而肺恶寒。诚观泄泻者必渴,此因水津不能上输而惟下泄,故而以燥脾之药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
故以凉润治渴,人皆知之;以燥热治渴,人所不知也。
Tags:《太阳》 《小便不利》 《五苓散》 《厥阴》 《承气汤》 《杂病》 《上消》 《白虎汤》 《大肠》 《善食而瘦》 《中消》 《下消》 《烦躁》 《肾气丸》 《八味丸》 《地黄汤》 《消中》 《少阴》 《命门》 《熏蒸》 《本草》 《津液》 《恶寒》 《泄泻》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六\消渴] 附案 下一篇[卷六\胀症(宜参看肿症)] 脉象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