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热暑疫全书-第15页-[卷二·热病方论] 总论温热死脉死证_中药方集

TOP

 
温热暑疫全书 - 第15页
[卷二·热病方论] 总论温热死脉死证
】 【繁体
周禹载曰。内经刺热云。太阳之脉色荣颧骨。营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营未交。
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太阳之脉色属赤。初起时其色止荣颧骨一处。不交他处。纯是赤色。曰今且得汗者。谓邪势渐从外解。即余证未靖。少待而自解。言无害也。至于厥阴争见者。死不外三日。是为交已。热病大热烦渴汗出。反见厥阴肝经之脉色。争见赤紫晦滞。已为主死。况争见青黑之色耶。何者。少阳青色。少阴黑色也。争见者。命期甚促矣。又评热病论云。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夫帝既曰病温矣。复曰病名为何者。正欲知病之本于阴阳也。岐伯曰。名阴阳交。交者死。何也。交则不解也。谓人所以汗出者。生于精气也。精气者谷气也。邪正交争而得汗者。是邪退而精气胜也。精气胜则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胜。则是汗出不为汗衰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其寿可立而倾也。故热病曰。汗出脉尚躁盛者死。脉既不与汗应。此不胜病矣。其死必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此段论温。独创谷气之旨。谷气为精。精气为汗。
故藏精者不病温。其病温者。咸不藏精之人也。而有生有死者。不藏精甚与不甚之分也。
二阳搏。病温者。死不治。虽未入阴。不过十日死。二阳者。手足阳明也。
温病发于三阴。脉微足冷者难治。
温病大热。脉反细小。手足逆冷者死。
温病初起大热。目昏谵语。脉小足冷。五六日而脉反躁急。呕吐昏沉。失血痉搐。舌本焦黑。脉促结代沉小者皆死。
温病汗后反热。脉反盛者死。
温病误发汗。狂言不能食。脉躁盛者皆不治。(以上春温死证)热病七八日。脉微小。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
热病七八日。脉不躁或躁不散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
热病已得汗。脉尚躁。喘且复热。喘甚者死。
热病不知痛处。耳聋不能自收持。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治。
热病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
热病泄甚。而腹愈满者死。
热病目不明。热不已者死。
热病汗不出。呕吐下血者死。
热病舌本烂。热不止者死。
热病咳而衄。汗出不至足者死。
热病热而痉者死。腰折螈齿噤也。(以上夏热死证)
Tags:《太阳》 《颧骨》 《厥阴》 《热病》 《少阳》 《阴脉》 《少阴》 《病温》 《脉躁》 《狂言》 《阴阳交》 《精气》 《谷气》 《阳明》 《温病》 《三阴》 《目昏》 《谵语》 《呕吐》 《舌本》 《春温》 《溲血》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热病方论\总论温热死脉死.. 下一篇[卷二·热病方论] 夏热集补证治并..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