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病论-第页-[卷之三] 备用成方_中药方集
 
时病论
[卷之三] 备用成方
】 【繁体

草窗痛泻方
∶治腹痛便泻不止。
白术白芍陈皮防风水煎服。久泻加升麻。

胃苓汤
(一名对金饮子)∶治中暑伤湿,腹痛泄泻
猪苓茯苓白术泽泻肉桂浓朴苍术陈皮甘草水煎服。如夹食者可加楂肉。

四神丸
∶治脾肾两虚久泻。
肉果霜破故纸五味子吴萸用生姜煮枣,取枣肉捣丸。

胃关煎
∶治脾肾虚寒作泻,甚至久泻,腹痛不止,冷痢等证。
大熟地怀山药淡干姜吴萸白扁豆白术炙甘草水煎,食远服
丰按∶草窗痛泻方,主治木乘土位之泻;胃苓汤,主治湿气侵脾之泻;四神丸,胃关煎,主治脾肾虚寒之泻。如两关不调者,或弦有力者,是为土被木乘之象;濡缓而怠者,是为脾受湿侵之象;细小无力者,或两尺沉迟者,是为脾肾虚寒之象,总须辨脉审证而分治之。

姜茶饮
∶治寒热疟及赤白痢
生姜细茶叶每味约三钱,浓煎服之。
丰按∶此方乃东坡居士所制,虽平淡无奇,然用意颇妙。
生姜味辛而温,能解表也∶茶叶甘苦微寒,能清里也。二味合用,喜无寒热之偏,功在和解,故能治疟耳。
谚云∶无痰不作疟,无食不成痢。考姜、茶之功,并能消痰消食,所以治疟犹兼治痢也。

香连丸
∶治下痢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
木香黄连醋糊丸,米饮下。

芍药汤
∶治下痢脓血稠粘,腹痛后重。
芍药归尾黄芩黄连木香槟榔大黄甘草肉桂水煎服。如痢不减,大黄可以加重。
丰按∶此二方,可治初起之痢,而无外感最宜。若有寒热外感之见证者,便推人参败毒散为第一,历尝试之,屡治屡验,嘉言先生取名逆流挽舟之法,洵不谬也。

苍术地榆汤
∶治脾经受湿,痢疾下血。
苍术(泔浸炒)地榆(炒黑)照常煎服。

人参樗皮散
∶治脏毒挟热下血,久痢脓血不止。
人参樗根白皮(东引者,去粗皮,醋炙)等分为末,米饮或酒调下。
丰按∶地榆樗皮,皆涩剂也,观其主治之证,并无里急后重之字样,其治久痢久虚者可知,但有一、二实证所彰,涩药便难孟浪。思古人立法,至精至妥,奈今人不察,随手用之,未有不杀人者也。

补中益气汤
∶治烦劳内伤,阳虚自汗气虚不能摄血,久痢久疟。
人参黄白术炙草归身陈皮柴胡升麻加姜、枣,煎服。

真人养脏汤
∶治泻痢日久,虚寒脱肛
人参白术当归白芍罂粟壳(蜜炙)诃子(面裹煨)肉豆蔻(面裹煨)木香炙甘草肉桂煎服。脏寒甚加附子,一方无当归。

苁蓉汤
∶治噤口痢,日久不愈,下焦累虚。
肉苁蓉(泡淡)附子人参姜炭当归白芍(肉桂汤浸炒)水煎,缓缓服,胃稍开再服。
丰按∶此三方,惟东垣补中益气独超,每遇脾气虚陷而作痢者,用之屡效。谦甫真人养脏,治气血两伤之久痢。鞠通肉苁蓉汤,治肝肾两虚之久痢,用之偶亦并效。但余气未清,正气未虚,皆不宜轻试。
Tags:《风水》 《胃苓汤》 《对金饮子》 《中暑》 《泄泻》 《四神丸》 《五味》 《虚寒》 《食远服》 《湿气》 《肾虚》 《寒热》 《白痢》 《解表》 《消痰》 《香连丸》 《里急后重》 《芍药汤》 《外感》 《败毒散》 《逆流挽舟》 《苍术地榆汤》 《痢疾》 《樗皮散》 《久痢》 《等分》 《涩剂》 《补中益气汤》 《内伤》 《自汗》 《气虚》 《养脏汤》 《脱肛》 《脏寒》 《苁蓉汤》 《噤口痢》 《脾气》 《正气》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三] 临证治案 下一篇[卷之三] 拟用诸法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