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病论-第页-[卷之五\夏伤于暑秋必疟大意] 秋暑_中药方集
 
时病论
[卷之五\夏伤于暑秋必疟大意] 秋暑
】 【繁体
(附∶秋凉)七月大火西流,暑气渐减,而凉气渐生,其时炎HT尚存,一如盛夏,亦有较盛夏更热之年,人感其热而病者,为秋暑,即世俗所称秋老虎是也。斯时湿土主气,犹是暑湿交蒸,但见壮热烦渴,蒸蒸自汗脉象洪濡或数,是秋暑之证,其治法与阳暑相同,亦宜清凉涤暑法。倘交秋令以来,凉气袭人,人感其气,即患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脉象浮弦或紧,是秋凉之证,其治法与阴暑无异,亦宜辛温解表法。若交秋分之后,燥金主气,遇有秋凉之见证者,是为燥之胜气,宜用苦温平燥法。遇有秋暑之见证者,是为燥之复气,宜用甘寒生津法。每见近时之医,不究六气者多,一交秋令,便云秋燥。不知初秋烦热,是为秋暑;又不知斯时湿土主令,指暑指湿,而为燥气,不甚谬哉!
Tags:《暑湿》 《壮热》 《自汗》 《脉象》 《阳暑》 《头痛》 《恶寒》 《发热》 《无汗》 《阴暑》 《辛温解表》 《苦温平燥》 《生津》 《六气》 《秋燥》 《烦热》 《燥气》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五] 拟用诸法 下一篇[卷之五\夏伤于暑秋必疟大意] 伏暑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