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第206页-[卷二\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小建中汤方_中药方集
 
医宗金鉴 - 第206页
[卷二\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小建中汤方
】 【繁体
桂枝三两甘草(炙)三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二两胶饴一升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胶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耆建中汤主之。
【注】所谓虚劳里急诸不足者,亦该上条诸不足证之谓也。黄耆建中汤,创建中外两虚,非单谓里急一证之治也。桂枝龙骨牡蛎汤,即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加胶饴。黄耆建中汤即桂枝汤加胶饴、黄耆也。故尝因是而思仲景以一桂枝汤出入加减,无往不利如此。何后世一见桂枝,即为伤寒发汗之剂,是但知仲景用桂枝汤治伤寒,而不知仲景用桂枝汤治虚劳也。若知桂枝汤治虚劳之义,则得仲景心法矣。盖桂枝汤辛甘而温之品也,若啜粥温覆取汗,则发散荣卫以逐外邪,即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是以辛为主也;若加龙骨、牡蛎、胶饴、黄耆,则补固中外以治虚劳,即经曰:劳者温之,甘药调之,是以温以甘为主也。由此推之,诸药之性味功能加减出入,其妙无穷也。
【集注】魏荔彤曰:气虚甚,加黄耆,津枯甚,加人参,以治虚劳里急,此言里急非单指里急之谓也,乃虚劳诸不足腹痛之谓也。故名其方为建中,正所以扶持其中气,使渐生阴阳,达于荣卫,布于肢体也。
尤怡曰:里虚脉急,腹中当引痛也。诸不足者,阴阳诸脉俱不足,而眩悸喘喝,失精亡血等证,相因而至也。急者缓之必以甘,不足者补之必以温,而充虚塞空,则黄耆尤有专长也。
Tags:《温服》 《虚劳》 《牡蛎汤》 《桂枝汤》 《小建中汤》 《辛甘发散为阳》 《劳者温之》 《气虚》 《中气》 《里虚》 《亡血》 《急者缓之》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黄.. 下一篇[卷二\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第六] 桂..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