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第1373页-[卷五\痘中杂证] 泻泄_中药方集
 
医宗金鉴 - 第1373页
[卷五\痘中杂证] 泻泄
】 【繁体
初热作泻柴苓先,脾虚冷泻木香煎,色黄酸臭胃苓治,灌浆虚滑豆蔻丸
[注]痘证不喜秘结,更忌泻利,初出时泻,尚具开通之功,火热由利而解,若泻甚,则是邪气并于肠胃,迫而下降,使传化失常也,宜柴苓汤主之,起胀时泻,于足逆冷,痘不起,其色淡白,此冷泻也,以陈氏木香散主之,如中满恶食,泻黄酸臭,手足心热,面赤疮红,此胃热作泻,以胃苓汤主之,惟成浆时尤为紧要,盖痘疮至此,津液已衰,脾胃已弱,复加泄泻,则百变丛生,急以豆蔻丸主之。
(柴苓汤)黄芩半夏姜炙白术土炒甘草生赤茯苓猪苓泽泻柴胡用生姜灯心水煎服。
(方歌)痘形末见如泄泻,柴苓疏利功最捷,芩半术甘赤茯苓,猪苓柴胡共泽泄。
(陈氏木香散)方见厥逆。
(胃苓汤)陈皮厚朴姜炒赤茯苓苍术米泔水浸炒猪苓泽泻白术土炒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里实作泻胃苓治,陈皮厚朴赤茯苓,苍术猪苓并泽泻,减桂倍术效无穷。
(豆蔻丸)白龙骨煆肉豆蔻面裹煨去油木香煨砂仁诃黎勒肉各五钱面裹赤石脂七钱半煨白枯矾三钱共为细末,麴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五十丸,米饮下。
%痘中杂证
Tags:《豆蔻丸》 《邪气》 《柴苓汤》 《中满》 《心热》 《胃热》 《胃苓汤》 《津液》 《泄泻》 《米泔水》 《里实》 《去油》 《枯矾》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五\痘中杂证] 痢疾 下一篇[卷五\痘中杂证] 秘结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