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第页-[杂症大小合参卷十] 伤寒发斑_中药方集

TOP

 
冯氏锦囊秘录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 伤寒发斑
】 【繁体
斑有温毒,有热毒,有胃烂。温毒者,即冬受寒,至春阳与阴气相搏而发是也。热毒者,是暑气伏胃,因遇寒而发是也。胃烂者,或误下而热乘虚入胃,或失下而热不得外泄,毒瓦斯入胃深极也。故斑者,毒也。毒者,乖戾失常,偏阴偏阳之至也。外因六气相感,胃有热毒熏蒸,胃主肌肉,热甚伤血,里实表虚,故令周匝遍体,状如咬啮,红赤者,生,紫黑者,死。以热极而胃烂也。舌苔唇裂者,不治。治宜解毒清凉,不可表药取汗,盖表虚里实,发汗则益令开泄,更增斑烂矣。其阴症发斑者,或因汗吐下后,中气虚乏,或因欲事耗损真阳,或因过服凉药,遂成阴症,寒伏于下,逼其无根失守之火,上熏肺胃,而发斑点,其色淡红,隐隐见于肌表,与阳症发斑,色紫赤者不同。此胃气极虚,若服寒药立见危殆,吴鹤皋曰∶以参桂附,而治斑法之变也。医不达权,安足语此?若因风热挟痰,而作搔痒成块者,此轻症也。当与解毒辛散则愈。
内伤斑者,乃内伤元气不足之病,因气血两虚,亦身痛心烦作热,但脉虚大,懒于言动,倦怠自汗为异耳。若妄作外感有余治,立见倾危,速进补中益气汤,熟眠热止而愈。丹溪曰∶内伤发斑者,胃气极虚,一身之火游行于外,宜补以降之,大健中汤最佳,内用参、、归、芍、炙草、半夏、桂、附,以姜枣水煎服。若内有伏阴,误服凉药,逼其虚阳,浮散于外,而为阴斑,脉虽洪大,按之无力,或手足逆冷过肘膝者,先用炮姜理中汤,以复其阳,次随症治,不应加附子。
Tags:《温毒》 《误下》 《六气》 《熏蒸》 《里实》 《表虚》 《舌苔》 《唇裂》 《表虚里实》 《气虚》 《胃气》 《风热》 《内伤》 《身痛》 《心烦》 《自汗》 《外感》 《补中益气汤》 《阴斑》 《理中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杂症大小合参卷十] 伤寒发疹 下一篇[杂症大小合参卷十] 伤寒夹食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