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第758页-[杂症大小合参卷十] 伤寒发衄(附火逆症)_中药方集

TOP

 
冯氏锦囊秘录 - 第758页
[杂症大小合参卷十] 伤寒发衄(附火逆症)
】 【繁体
衄者,是肺经热,其肺气受伤,不能卫血也。故凡脉浮紧鼻燥音哑无汗者,即宜汗之自解,否则邪无由泄,入于里攻于肺,迫于血而衄斯作矣。然衄后而热退,精神爽者,是邪从衄解,即大热而精神亦爽者,是内热亦泄,因邪气还表,故身大热,皆愈之兆,俗名红汗。若在五六日间而衄者,此余热未清,错经妄行所致,可与导血归经,亦必即愈。如衄后而反大热,烦渴而躁,诸症并作者,此血损气伤,邪乘虚而纵横于中,为邪胜正也,难治。然衄虽多属于肺,若在二日间者,系阳明热在经中、迫血妄行,阳明脉起于鼻,络于口,其候必欲漱冷水而不欲咽,不欲咽者是里无热,可见其在于阳,而未入于阴也。若在三日间者,是邪热乘肝,肝不藏血也。若在四日间者,是太阴脉布胃中,胃气攻冲,脾不能为之统血也。更有以火炙劫汗,以致助其里热,迫血上行,轻则从鼻而出,重则从口而来。自腰以下,重而必痹,痹者,痛也,即名火逆,乃治之不得其法,而人自致之病也。
Tags:《肺气》 《无汗》 《精神》 《邪气》 《归经》 《阳明》 《邪热》 《阴脉》 《胃气》 《里热》 《火逆》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杂症大小合参卷十] 伤寒发渴 下一篇[杂症大小合参卷十] 伤寒发黄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