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悟-第页-[卷三] 痰饮_中药方集
 
医学心悟
[卷三] 痰饮
】 【繁体
凡病未有不发热,不生痰者。是痰与热,乃杂病兼见之症,似无容专立法门矣。然而有杂病轻而痰饮重,则专以痰饮为主治。书有五痰之名,以五脏分主之也;五饮之名,随症见也。其实犹未确当,大抵痰以燥湿为分;饮以表里为别。湿痰滑而易出,多生于脾,脾实则消之,二陈汤,甚则滚痰丸;脾虚则补之,六君子汤。兼寒、兼热,随症加药。燥痰涩而难出,多生于肺,肺燥,则润之,贝母栝蒌散。肺受火刑,不能下降以致真水上泛,则滋其阴六味丸。饮有在表者,干呕,发热而咳,面目、四肢浮肿,香苏五皮散。饮有在里者,或停心下,或伏两腋,咳则相引而痛,或走肠间,辘辘有声,用小半夏加茯苓汤,随其部位而分治之。此治痰饮之大法也。书云∶治痰须理脾,以痰属湿,脾土旺则能胜湿耳。治痰如此饮亦宜然。然脾经痰饮,当健脾以祛其湿。若肾虚水泛,为痰为饮者,必滋其肾。肾水不足,则用六味;若命门真火衰微,寒痰上泛者,则用八味肾气丸,补火生土,开胃家之关,导泉水下流而痰饮自消矣。
Tags:《发热》 《杂病》 《痰饮》 《五脏》 《燥湿》 《表里》 《湿痰》 《二陈汤》 《虚则补之》 《君子汤》 《肺燥》 《干呕》 《浮肿》 《五皮散》 《小半夏加茯苓汤》 《健脾》 《肾虚》 《命门》 《寒痰》 《八味肾气丸》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痰饮] 二陈汤 下一篇[卷三\疝气] 橘核丸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