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证治裁-第页-[卷之三\郁症论治] 郁脉案_中药方集

TOP

 
类证治裁
[卷之三\郁症论治] 郁脉案
】 【繁体
本谋虑不遂,胆郁生火。春季目眶红晕,惊悸,口渴溺黄,见闻错妄,脉洪疾。用龙胆泻肝汤去芩、柴、通、泽,加丹皮、白芍、赤苓、生枣仁。二服已定,再用平调之剂而安。
刘年高胸闷,气从下焦逆上,饥不思食,此必郁怒致病。
右关脉浮长过本位,两尺搏大,显然气逆不降,少阳司令得此,有膈噎吐沫之忧。郁金、栝蒌皮、前胡、枳壳、苏子、青皮、降香末、郁李仁。数服效。
眭氏食后脘痞呕酸,口燥鼻衄,经四月乃行。沉绵十载,由气分延及血分,乃肝郁不舒,致浊升血逆,有终身绝孕之累。生香附、吴萸(黄连汁炒)、黑山栀、茯苓、苏子、郁金、泽兰。数服痞呕渐减,去香附、吴萸,加丹皮、白芍、当归、延胡(俱酒炒)、椒目。数服经行。再加金橘皮、木香汁,加减前药为丸。渐平。
王氏病久怀抱悒郁,脉细涩少神,左尤甚。呕酸食胀,胃阳不舒,左耳项痛连发际。虚阳上攻,胆气横溢,木郁土衰,必至便秘经阻。用吴萸汤去姜、枣,加制半夏、橘白、茯苓、枳壳、甘菊、钩藤、嫩桑叶,三服甚适。去吴萸,加谷芽、益智、当归,又数服,诸症渐除。
谢氏右腋气瘤碗大,经先期,至则浑身牵痛,结十载,从未孕育。头晕带下,食后吐酸,脉沉弦。
症由郁久伤肝,肝经气逆,致生风火,动血震络,腑气失降,呕眩浊逆,营卫失调,脉隧阻痹。治用两通厥阴阳明法。黄连、山栀(俱姜汁炒)、香附(童便制)、枳壳、郁金、茯苓、当归、贝母、橘络、丝瓜络,数服症减。改用加味逍遥散去柴胡、白术,加贝母、郁金汁,合胶艾汤。数服而经渐调。
邹氏因丧女哀悒,渐次胁痞,食入胀加,痰浊不降,呕苦便溏,脉虚迟。此悲愁郁损生阳,致气窒浊壅,治在泄肝温胃。仿吴茉萸汤,吴萸、干姜(各五分)、制半夏、茯苓(各二钱)、枳壳、砂仁壳、橘白、乌药(各八分)。三服呕止胀宽食进。改用通腑利湿。大腹皮(洗净,二钱)、浓朴(五分)、半夏曲(八分)、椒目(十五粒)、茯苓(二钱)、砂仁壳(八分)、煨姜(钱半)。数服而安。
Tags:《胸闷》 《气逆》 《少阳》 《鼻衄》 《肝郁》 《黄连汁》 《胃阳》 《气瘤》 《头晕》 《带下》 《经气》 《厥阴》 《阳明》 《逍遥散》 《艾汤》 《利湿》 《半夏曲》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三] 呃逆论治 下一篇[卷之三\郁症论治] 附方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