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证治裁-第页-[卷之六] 鼻口症论治_中药方集
 
类证治裁
[卷之六] 鼻口症论治
】 【繁体
肺窍于鼻,脾窍于口。鼻别香臭,不闻香臭者,病在肺。经云∶肺和则鼻知香臭。口别五味,不知味者,病在脾。鼻之呼吸通脑肺,肺感风寒,则鼻塞声重。参苏饮、羌活汤。若风热壅肺,亦致嚏涕声重,宜疏散。
菊花茶调散肺火盛,鼻塞,宜清解。黄连清肺饮。鼻塞甚者,往往不闻香臭。毕澄茄丸。有脑漏成鼻渊者,由风寒入脑,郁久化热,经云∶胆移热于脑,令人鼻渊。宜辛凉开上宣郁。辛夷消风散加羚羊角、苦丁茶叶、黑山栀。有流涕成鼻鼽者,肺受寒而成,宜温散。苍耳散川椒散。有精气不足,脑髓不固,淋下并不腥秽,天暖稍止,遇冷更甚者,宜温补。天真丸。有肉如枣核,生鼻中,为鼻痔,由胃有食积,热痰流注。星夏散,瓜矾散。有肺热极而生肉,如榴子下垂,闭塞鼻窍,气不得通,由风热郁滞。辛夷消风散,以瓜矾散塞。有肉痛甚,由膏粱积热,湿蒸肺门,如雨霁泥地,突产菌芝。泻白散、胜湿汤,外以白矾末加硼砂吹其上,即化水而消。有鼻端红肿赤,名酒鼻,由饮酒不节,致风热上攻,血热不散。疏风散,荆防泻白散,外用密陀僧二两研细,人乳调涂。有不饮酒而鼻色赤,名肺风,由血热郁于肺。清肺饮。
有鼻生粉刺,枇杷叶丸。此三症,忌火酒辛热诸品,鼻症之概也。《灵枢经》曰∶鼻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为便难,色鲜明为留饮。口之津液脏腑肝热口酸。小柴胡汤加龙胆草、青皮。胆热口苦龙胆泻肝汤。心热亦口苦,黄连泻心汤。脾热则口甜泻黄散加佩兰。胃热口臭,清胃汤。虚则口淡,养胃进食汤。肺热则口辣,泻白散。甚则口腥,加减泻白散。肾热则口咸,滋肾丸。胸胃热郁则口臭,加减甘露饮。
口糜者,凉膈散口疮者,赴筵散掺之。通治俱用龙脑鸡苏丸。唇病因火居多,凉药必兼发散。上唇属肾,下唇属脾,两腮牙关属胃。有心脾热,唇口燥裂者,泻黄饮子。有唇口紧小,不能开合,名茧唇者,苡仁汤,外用黄柏散敷之。口症之概也。
Tags:《五味》 《风寒》 《鼻塞》 《参苏饮》 《风热》 《茶调散》 《肺火》 《黄连清肺饮》 《鼻渊》 《化热》 《消风散》 《鼻鼽》 《苍耳散》 《川椒散》 《精气》 《天真丸》 《鼻痔》 《流注》 《肺热》 《热郁》 《泻白散》 《疏风》 《粉刺》 《留饮》 《津液》 《脏腑》 《肝热》 《口酸》 《柴胡汤》 《胆热》 《口苦》 《心热》 《口甜》 《泻黄散》 《胃热》 《口臭》 《口淡》 《口咸》 《口糜》 《凉膈散》 《口疮》 《赴筵散》 《茧唇》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六\鼻口症论治] 鼻口症脉候 下一篇[卷之六\目症论治] 目脉案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