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证治裁-第页-[卷之七] 诸虫论治_中药方集
 
类证治裁
[卷之七] 诸虫论治
】 【繁体
气化之生虫也,木朽为蠹,草腐为萤,日气蒸雨变生螟。脏腑之生虫也,肥甘不节,生冷失宜,中脘气虚,湿热不运,诸乃生,如发症、龟瘕、疳虫、尸疰、狐惑、应声之类。其候心嘈腹痛,面色萎黄,沉默嗜眠,食减羸瘦,唇有红白点,呕多青绿涎,或专嗜(生米、茶叶、泥螺、瓦灰之类。)此在小儿为多,其痛时作时止,其脉忽大忽小,其腹有气梗起往来,痛定便能食者是。古分五脏虫形,如心之虫曰蛔,脾之虫曰寸白,肾之虫如刀截丝缕,肝之虫如烂杏,肺之虫如蚕。诸虫皆能杀人,惟肺虫蚀肺,令人痒咳,至咯血声嘶,最为难治。又有三虫,长虫、赤虫、蛲虫。惟蛲虫最能病患,治之必于月初,虫头向上,空腹先饮肉汁,令其闻香,聚而求食,以迂仙丹下之。虫下净,乃啜粥止之。虫性喜甜,得甘则动,得苦则止,得酸则软,得辛则伏。如乌梅丸,连、柏之苦,梅、醋之酸,椒、姜之辣。古法治伤寒蛔厥理中汤加川椒五粒、槟榔五分。
脏寒吐蛔,及胃腑咳呕长虫出,乌梅丸。胃虚蛔上入膈,理中安蛔丸。诸虫攻胸急痛,扫虫煎。虫啮心痛,贯心则死,芜荑散。虫痛口流清涎,以乌梅、川椒、姜煎服。腹有虫积,万应丸去干漆。虫痛腹热,化虫丸。虫痛肢冷,集效丸。虫积坚久,胀痛黄瘦,猎虫丸。一切虫积,追虫丸。元气实者,木香槟榔丸虚寒虫动,呕泻成疳,温脏丸脾疳虫积,肚大肌消,龈腐生疮,六味肥儿丸。虫积嗜生米泥炭等物,为虫疳,以使君子、榧子、槟榔、南星研细,砂糖水调服。虫血积久,成膈呕涎,秦川翦红丸。肺嗽有虫,骨蒸成瘵,百部膏。尸疰传染,獭肝丸、鳗鱼汤。消渴虫耗阴液,苦楝根白皮一握切焙,加麝香少许,水煎服,则虫下渴止。杀寸白虫,榧子四十九枚,砂糖水煮。每上旬平日,空心服七枚,七日尽,虫化水。腹生鳖瘕,白马溺饮之,鳖化水。呕吐虾虫,铜绿煎汤饮之,遂绝。口发言,腹应声,捣蓝汁饮,或服雷丸汤。狐惑症,状类伤寒,起卧不安,四肢沉重,虫食其脏,上唇生疮,为惑。必声哑,宜桃仁汤,或甘草泻心汤。虫蚀其肛,下唇生疮,为狐。必咽干,宜苦参汤洗,以雄黄锐散纳谷道中。谷道微痒,粪后蛆虫,宜调补脾胃。四君归脾温脏等汤。或化丸,外用楝根白皮煎汤洗之。大肠虫出,行坐不得,用鹤虱灰五钱,水调服,自愈。小肠湿热,溺窍虫出,导赤散加使君子、萆、黄柏。妇人阴蚀虫痒,用蛇床子煎汤洗,拭干,内掺桃仁、雄黄等细末。浑身虱出,血肉俱坏,饮盐醋汤,半月即安。阴毛生虱,(虱有八脚,生肉中,出毛孔。)肝肾阴亏,内服六味地黄丸,外以白果肉擦之。筋肉化虫,如蟹走皮肤内作声,急用雄黄雷丸各一两,为末,掺猪肉上,炙熟,食尽自愈。凡治虫势骤急者,行攻逐,如大黄、黑丑、干漆、槟榔、三棱、莪术等。虫去则调其脾胃,势缓者用制伏,如川连、胡连、乌梅、苦参、苦楝、川椒、芜荑、鹤虱等。脾弱者兼运脾,胃滞者兼消滞。脾胃气强,虫乃不生,尤宜审脏气虚实而治之,毋专恃攻下为也。
Tags:《气化》 《脏腑》 《气虚》 《狐惑》 《面色萎黄》 《五脏》 《诸虫》 《咯血》 《乌梅丸》 《蛔厥》 《理中汤》 《脏寒》 《胃虚》 《安蛔丸》 《扫虫煎》 《虫积》 《槟榔丸》 《虚寒》 《温脏丸》 《脾疳》 《肥儿丸》 《调服》 《骨蒸》 《鳗鱼汤》 《阴液》 《寸白虫》 《呕吐》 《雷丸》 《泻心》 《咽干》 《大肠》 《小肠》 《赤散》 《肾阴》 《六味地黄丸》 《运脾》 《胃气》 《脏气》 《虚实》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七\诸虫论治] 诸虫脉候 下一篇[卷之七\痔漏论治] 痔漏脉案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