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第页-[卷五\诸痛门] 身体痛_中药方集

TOP

 
张氏医通
[卷五\诸痛门] 身体痛
】 【繁体
体痛为一身尽痛。伤寒霍乱中暑阴毒。湿痹痛痹。皆有体痛。但看兼证。及问因诊脉而别之。治法分见各门。其流连难已者。于此求之。寒而身痛。痛处常冷。或如湿状。甘草附子汤
内伤劳倦。兼风湿相搏。一身尽痛。补中益气加羌、防、本、苍术。湿热相搏。肩背沉重。疼痛上热。胸膈不利。遍身上下沉重疼痛。当归拈痛汤。风湿相搏。一身尽痛。阴湿中汗出。懒语。四肢困倦乏力。走注疼痛。乃下焦伏火不得泄。
而躁热常微汗出。而热不解。麻黄复煎汤。身体拘急。皆属虚寒。与寒湿风湿。小续命随证加减。
寒热而周身作痛。胸胁痞闷不舒。肝血虚郁火用事也。逍遥散加羌活、桂技。小便不利。加山栀、丹皮。天暑衣浓。则腠理开汗出。邪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六和汤加羌活。遍身皆痛如劳证者。十全大补去白术、熟地。加羌活、附子。下体痛。宜分利小便。五苓、二妙为主。
下体肿痛。脉浮自汗恶风者。防己黄汤。温覆微汗之。痛而大便不通者。浓朴七物汤。微利之。丹溪曰。因湿痰浊血流注为痛。若在下焦。道路深远。非乌、附不能下达。少加引经用之。
若以为主治。非徒无益。而反害之也。善治者。必行气流湿。疏风导滞。滋养新血。升降阴阳。
治有先后。须分肿与不肿可也。肢节肿痛。痛属火。肿属湿。盖为风寒所郁。而发动于经络之中。
湿热流注于肢节之间而无已也。先宜微汗以散之。故羌活、桂枝为肢节痛之要药。身体疼痛及重者。湿也。五苓散汗之。如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防、升、柴、本、苍术。风能胜湿故也。痛家不可食浓味与肉。大能助火。若食肉浓味痛愈盛者。并鱼腥面酱酒醋。皆断去之。丹溪曰。环跳穴痛不已。防生附骨痈。掘地成坑。以火赤。沃以小便。赤体坐其上。以被围绕下体。
便热蒸腠理开。血气畅则愈。
〔诊〕伤寒六脉俱紧。为太阳表证。身如被杖。脉沉紧。为阴毒。发汗后脉弦迟。身体痛。为气血不和。一身关节尽痛。而脉沉弦。为中湿。肢体重痛。微肿。汗出恶风。关节不利。不可转侧。而脉缓。为风湿。遍身疼痛。脉弦小。或豁大。为气血虚损。
Tags:《霍乱》 《中暑》 《湿痹》 《身痛》 《附子汤》 《内伤》 《劳倦》 《风湿》 《当归拈痛汤》 《拘急》 《虚寒》 《寒湿》 《寒热》 《血虚》 《郁火》 《逍遥散》 《小便不利》 《腠理》 《分肉》 《自汗》 《恶风》 《七物汤》 《湿痰》 《流注》 《行气》 《疏风》 《风寒》 《经络》 《五苓散》 《太阳》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六\痿痹门] 痹 下一篇[卷五\诸痛门] 膝痛(足跟痛、足..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