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第304页-[卷十二\婴儿门下] 寒颤切牙_中药方集

TOP

 
张氏医通 - 第304页
[卷十二\婴儿门下] 寒颤切牙
】 【繁体
痘疹切牙寒颤。有先后之序。痘正出时。为寒邪所袭。则肌腠闭塞。不能宣达。而发寒颤。宜疏解之。若养浆时寒颤。乃阴凝于阳。阳分虚。则阴入气道而作颤。保元汤加丁、桂以温阳分。
若系表虚风寒所乘。则宜保元汤加羌、防、荆芥、连翘、木香之类。痘未透而切牙者。阳明胃热
宜清解之。若养浆时切牙。乃阳陷于阴。阴分虚则阳入血道。故切牙也。保元汤加芎、归以益阴分。若系肝盛木邪乘土。则宜泻青丸合导赤散作汤。二证并作于吐泻后者。邪正交攻。气血俱虚之候。十全大补汤。单见且凶。况并见乎。若痘色红紫。大小便秘。烦渴欲饮水者。表里俱热之证。而不寒但颤者。疮痛而摇也。切牙者忍痛也。乍作乍止。四顺清凉饮。若溃烂灰白。泄泻不止。此脾胃虚寒。纯阴无阳之证。急用陈氏木香、异功。若瘙痒闷乱。腹胀足冷者。倒也。不治。若痘焦紫陷伏。闷乱昏睡。或躁扰不宁。声哑气急。而寒颤切牙者。为热毒内攻。法在不治。
急投神授散以救之。若青干紫陷。二便不通。大渴不止者。此纯阳无阴。百祥丸、宣风散。急下以救阴津。下后身安手足温者。方许可治。若腹胀气喘语。手足冷者伏陷也。不治。大抵二证并见最为危候。又当以痘色辨其吉凶。或单寒颤者。当补气之中兼补其血。单切牙者。于补血之中兼助其气。然此二证。多发于痘后。其人属虚无疑。虽有少热。亦余毒耳。在养浆收靥之时。
最忌见此。故于七日前见者可治。在七日后见者为逆。
Tags:《肌腠》 《保元汤》 《表虚》 《风寒》 《阳明》 《胃热》 《青丸》 《赤散》 《补汤》 《表里》 《四顺清凉饮》 《泄泻》 《虚寒》 《宣风散》 《气喘》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十二\婴儿门下] 发泡 下一篇[卷十二\婴儿门下] 失音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