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纲目-第81页-[卷七] 并病_中药方集
 
伤寒论纲目 - 第81页
[卷七] 并病
】 【繁体
【纲】仲景曰。本太阳病。初得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也。伤寒转属阳明者。其人然微汗出也。
太阳少阳并病。脉弦。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若谵语不止者。刺期门。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头项强而痛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太阳少阳并病。
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
【目】许叔微曰。问。三阳合病并病。何之。答曰。脉浮大而长。头疼腰痛。肌热目疼鼻干者。合病也。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者。并病也。
三阳皆有合病。惟三阴无合病。不可不知。
李曰。并者。催并逼迫之意。始初二阳合病。后一阳气盛。一阳气衰。并归一经独重。初症亦不解罢。阳明并太阳者。太阳症未解。阳明症又至。麻黄汤合升麻。如太阳症重。加太阳经药。阳明症重。加阳明经药。后仿此。少阳并太阳者。太阳症未解。少阳症又至。麻黄汤合小柴胡汤头痛项强眩冒。如结胸状者。亦宜通用九味羌活汤。少阳并阳明者。为木克土。难治。小柴胡汤升麻葛根汤。或柴胡升麻汤救之。是并病在表者皆可汗。若太阳症罢。乃入胃腑者。谓之传经症。非并病也。宜酌量攻下。古云。三阴无合病。然三阴亦自有相合并者。但非两感。必无阴经与阳经相合为病之理。
陶华曰。太阳阳明并病者。如本太阳病发汗。则汗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
是并归阳明也。太阳症尚在。桂枝麻黄合半汤。太阳症也。大小承气。则是阳明症也。
柯琴曰。并病与合病异。合则一时并见。并则以次相乘。如太阳之头项强痛未罢。递见脉强眩冒心下痞硬。是与少阳并病。更见谵语。即三阳并病矣。太阳阳明并病。太阳症未罢者。从太阳而小发汗。太阳病已罢者。从阳明而下之。其机于恶寒发热而分也。然阳明之病在胃家实。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恐胃家未实耳。
Tags:《阳病》 《阳明》 《太阳》 《少阳》 《并病》 《项强》 《结胸》 《心下痞》 《谵语》 《心烦》 《三阳》 《合病》 《腰痛》 《鼻干》 《恶寒》 《三阴》 《麻黄汤》 《柴胡汤》 《头痛》 《九味羌活汤》 《小柴胡汤》 《升麻葛根汤》 《柴胡升麻汤》 《传经》 《两感》 《太阳病》 《恶寒发热》 《胃家实》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七\并病] 附录今时皆合病并病论 下一篇[卷七] 合病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