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释谜-第页-[卷一\惊风] 急慢惊诸恶候_中药方集

TOP

 
幼科释谜
[卷一\惊风] 急慢惊诸恶候
】 【繁体
曾氏曰。急惊天吊之后。有变作潮热似疟者。手足逆冷。盖因病愈时。不善将护。风邪乘虚而入经络所致。此症所用药品。可间使苦寒之味。务在消阳盛之火。肺金得胜。肝木自平。而风邪亦散。斯为良法。
阎孝忠曰。惊风泄泻等症。有烦渴者。皆津液内耗也。不问阴阳。宜钱氏白术散。使满意取足饮之。愈多愈好。
薛己曰。诸惊有目睛动者。盖目者。肝之窍。肝胆属风木。二经兼为相火肝藏血。血不足则风火内生。故目动。宜用四物汤益其血。柴胡、山栀清其肝。阴血内荣。则虚风自息矣。有唇口蠕动者。唇为脾之华。口乃脾之窍。又阳明之脉。环唇口而交人中。是以脾胃虚者。多有此症。不独病后而已。夫脾主涎。脾虚不能收摄。多兼流涎。或误认为痰而祛逐之。则津液益枯。不能滋养筋脉。遂致四肢抽搐。病势愈甚。原其治法。与慢脾风相同。当大补脾胃。加升柴。切勿用青皮、龙胆之类。有忽然惊搐目直者。皆肝之风热也。若肝虚生风。则目连札而不搐。及多欠切牙。若肝经风实。则目直大叫。呵欠项急顿闷。若肝经有热。则目直视不搐。得心热则搐。气热则外生。气温则内生。其症手寻衣领。及乱捻物。宜泻青丸壮热喘闷。宜泻白散。有睡中惊动者。由心肾不足也。盖心主血与神。肝藏血与魂。肺主气与魄。肾主精与恐。小儿脏腑脆弱。易于惊恐。恐则气下。惊则心无所根据。神无所归。且人之神气。寤则行于目。寐则栖于肾。今心肾既虚。则不能宁摄精神。故睡中惊动。治宜清心安神。用茯苓补心汤加茯神、枣仁、五味。亦有惊吓而作者。因击动其肝。故魂不安也。治宜镇惊定魄。用安神镇惊丸。有惊后目微动切牙者。皆病后亡津液。不能荣其筋脉也。亦有肝经虚热而生风者。当审其气血有余不足而治之。有惊泄者。肝属木。盛则必传克于脾。脾土既衰。则乳食不化。水道不调。故泄泻色青。或兼发搐者。盖青乃肝之色。搐乃肝之症也。亦有因乳母脾虚受惊。及怒动肝火而致者。
法当平肝补脾。若用峻攻之药。脾气益虚。肝邪弥甚。甚至抽搐反张者。亦肝火炽盛。中州亏损之变症也。凡见惊症。
即宜用四君、六君、异功等方。加白附子定风。柴胡平肝引经以杜渐。则必不至泻搐而自安矣。今已见泻吐惊搐。尚不知补脾平肝。以保命丹抱龙丸、镇惊丸等治之。其亦去生远矣。
Tags:《急惊》 《潮热》 《经络》 《阳盛》 《惊风》 《泄泻》 《津液》 《钱氏白术散》 《相火》 《肝藏血》 《阳明》 《人中》 《胃虚》 《四肢抽搐》 《风热》 《肝虚》 《呵欠》 《直视》 《心热》 《青丸》 《壮热》 《泻白散》 《肺主气》 《脏腑》 《恐则气下》 《精神》 《清心》 《补心汤》 《五味》 《安神镇惊丸》 《虚热》 《肝火》 《脾气》 《保命丹》 《抱龙丸》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一\惊风] 惊风诸变症(惊瘫鹤.. 下一篇[卷一\惊风] 天吊(内吊附内)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