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释谜-第116页-[卷四\耳目鼻口舌齿咽喉] 口病原由症治_中药方集
 
幼科释谜 - 第116页
[卷四\耳目鼻口舌齿咽喉] 口病原由症治
】 【繁体
史演山曰。小儿口内白烂于舌上。口外糜溃于唇弦。疮少而大。不甚痛。常流清水。此脾胃虚热上蒸。内已先发而后形于外也。百解散以疏表。当归散以和胃气。理虚热。次投牛蒡汤或天竺黄散、地黄膏。外涂黄金散。有无故口鼻糜溃而不成疮。或服凉剂。或涂末药而不效者。此名元焦。故脉诀云。阴数脾热并口臭。是脾有虚热。上攻于口也。回阳散。儿大者。黑锡丹参苓白术散、调元散。外以黄金散干掺溃处。先用蒸蜜水调点舌上。令自咽下。忌毒物。若疮生口角。是脾有积热。再有外风吹着。便觉折裂。微有清血。名燕窝疮。治法同前。总之口疮一症。形与名不同。
故治法亦异。有发于未病前。有发于已病后。有不病而自发。大抵此疾。不拘肥瘦。血气盛。又将养过温。或心脾有热。或客热在胃。熏逼上焦而成。此为实症。宜宣热拔毒。使无炎炽。则自愈也。
小儿偏风口噤。总由肝胆二经之症居多。盖噤者。筋急也。由风木太甚。乘脾以胜水逆。故筋燥而收敛劲切。或左或右。其因一也。若气虚。风邪所乘。其筋脉偏急者。属外因。若肝经风热乘脾。筋脉偏急者。属内因。若脾肺虚。外邪乘于腠理。或服金石药。耗损肝血。或吐泻液亡。不能养肝。致口眼歪斜。或半身不遂。诸症皆属肝血不足。肝火生风。宜滋肾水。六味丸。养肝血。六味丸。壮脾土。异功散加柴胡、钩藤。
Tags:《虚热》 《百解散》 《当归散》 《胃气》 《地黄膏》 《口臭》 《黑锡丹》 《参苓白术散》 《外风》 《口疮》 《口噤》 《水逆》 《胃气虚》 《风热》 《肺虚》 《腠理》 《肝血》 《半身不遂》 《肝火》 《异功散》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四\耳目鼻口舌齿咽喉] 舌病原.. 下一篇[卷四\耳目鼻口舌齿咽喉] 鼻病原..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