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己任编-第页-[卷三\四明心法(下)] 鼓症_中药方集

TOP

 
医宗己任编
[卷三\四明心法(下)] 鼓症
】 【繁体
鼓。即肿满也。不论五脏六腑。新久虚实。一味补中益气汤尽之。但有郁而成者。和中丸妙。
(妙在陈皮木瓜两味。)即种种初起俱可。舍是而别有方法。吾不信也。又有一种寒水侮土者。其肿必先头面四肢起。然后及于腹中。惟此症可以补中益气汤。吞金匮加减肾气丸。(此症单服补中固不效。单服金匮亦不效。
)然当治之于早。不然水势冲中。士崩岸败。无济于事矣。又有中虚而挟燥膨满者。竟用补中益气汤送玄明粉三钱。其应如响。)又有一种食鼓者。乃是饮食所伤。初起必先雀目。(俗传鸡盲入肚者。即此症也。)医家不信。只治眼目。不知乃是鼓之根也。此时当急用清剂以治之。经曰。
开鬼门。洁净府。去郁除。陈是也。然古法太峻。今定一保中丸。久服自愈。(保中亦未始不峻。
久服必伤中气。用宜斟酌。张盱江云。胀满悉属脾虚运化不及。浊气填塞所致。初起微佐以消化舒郁为先。势甚而二便涩滞者微利之。弱人或稍久。一切痢后疮疽后产后。必参术芍。大补脾气为主。而佐以消化。浓朴木香黄连之类。然王道无近功。必数十服以渐取效。常见用商陆牵牛等行水法。一泻即消。然三日后复起而死者。比比皆是。良由病家求。速效。医家不明理。天人天年。悲哉。历考古今明医。无逾于东垣丹溪薛新甫王损庵矣。岂肯旷日持久。而不知克伐之功速耶。其如中气何。可与高明言。难与俗人道耳。东庄云。治肿胀任其效否。当以前法为枢机。疏凿浚川神等方。非万分禀浓。形盛气实。不可妄用。丹溪补脾保肺清火。实不易之则也。

和中丸
陈皮(一两)木瓜(一两去穣)人参(三两)白术(三两)干姜(一两)甘草(一两)上为末。蒸饼丸。食前白汤下三五十丸。

金匮加减肾气丸
治脾肾虚寒腰重脚肿。湿饮留积。小便不利。或肚腹肿胀。四肢浮肿气喘痰甚。或已成水症。其效如神。
茯苓(三两)泽泻(一两)山药(一两)萸肉(一两)丹皮(一两)附子(五钱)肉桂(一两)牛膝(一两)车前(一两)熟地(四两掐碎酒拌杵膏)上为末。和地黄膏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米饮下。

保中丸
枳实(炒)浓朴(姜汁炒)黄芩(酒洗)半夏(姜汁炒)苍术(米泔浸炒)陈皮莱菔子(炒)三棱蓬术(等分)上神曲为丸。
Tags:《五脏》 《六腑》 《虚实》 《补中益气汤》 《肾气丸》 《开鬼门》 《保中丸》 《中气》 《浊气》 《脾气》 《肿胀》 《白汤》 《虚寒》 《腰重》 《小便不利》 《浮肿》 《气喘》 《地黄膏》 《等分》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三\四明心法(下)] 膈症 下一篇[卷三\四明心法(下)] 痢疾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