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妙谛-第页-[卷中\杂症] 头眩章_中药方集
 
医学妙谛
[卷中\杂症] 头眩章
】 【繁体
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头为六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患眩晕非外来之邪,乃肝胆风阳上冒耳。内风乃身中阳气疲动。
头眩昏晕气血虚风寒暑湿痰火居。《内经》头眩责肝木(风木主动),丹溪痰火原相居。元气挟火动痰致,虚火上炎痰则无。化痰清晕二陈用,菊(本)荆桔羌防抚(芎)。劳役气虚补中妙,产后血虚四物须。冒暑薷香麦薷味,寒而无汗麻黄苏。

火重头眩
(宜清泄上焦窍络之热)山栀天花粉桑叶元参连翘湖丹皮生地
肝风头眩
(肾宜温肝宜凉)阿胶麦冬白芍牡蛎生地萸肉甘菊
络热眩晕
羚羊角元参生地石菖蒲连翘郁金
营血虚头眩
西枸杞胡麻左牡蛎川石斛桑叶柏子仁
内风挟痰头眩
煨天麻法半夏云茯苓甘菊花白蒺藜广橘皮西杞子鲜竹沥
阴虚阳升头眩
(补肾滋肝,育阴潜阳,兼镇摄治)大熟地山萸肉五味子牡蛎淮牛膝龟版心麦门冬灵磁石茯神炒远志
属下虚头眩
都气丸加车前、淡天冬。

动怒郁勃
(痰火风火并炽,头眩)二陈汤、龙荟丸加减治之。
何书田曰∶精液有亏,肝阴不足,血燥生热,热则风阳上升,窍络阻塞,头目不清,眩晕跌仆。治宜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热。如虎潜丸、侯氏黑散地黄饮子、滋肾丸、复脉饮汤等方。介以潜之,酸以收之,浓味以填之,或清上实下之法。风木过动,必犯阳明呕吐不食,法当泄肝安胃,或填补阳明。又法辛甘化阴,清金平木,治痰须健中,熄风可缓晕。
陈参曰∶肝肾虚则多惊恐,阳动莫制,皆脏阴少藏耳。
Tags:《眩晕》 《内风》 《血虚》 《风寒》 《暑湿》 《痰火》 《虚火》 《化痰》 《气虚》 《冒暑》 《无汗》 《营血》 《鲜竹沥》 《阴虚》 《潜阳》 《五味》 《都气丸》 《二陈汤》 《肝阴》 《黑散》 《地黄饮》 《阳明》 《呕吐》 《肾虚》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下\杂症] 痹症章 下一篇[卷中\杂症] 痛风章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