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斋遗书-第页-[卷七] 潮热_中药方集

TOP

 
周慎斋遗书
[卷七] 潮热
】 【繁体
虚损潮热,升阳散火汤,后用大补;或日日发潮,一寒一热,宜用益气汤,重加黄、甘草,甘温除大热也。或脉细数,或脉空大,其病将危,五服不验,治亦难矣。
看病有脾胃证规,则原起于脾胃,或寒或热,只从脾胃上调理,诸证自退。
病多潮热不退,初时可用补中益气汤,后则不可,惟宜熟地丸,补纳肾气而潮热自退。
久病潮热,气血两虚,用益气汤,甘草生熟重用之,发散药一味不可加,调理宜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或为丸亦可。
凡潮热自汗,血气往来未定,六味汤加人参、黑姜,可服十帖。

验案
一人夏时,夜则身热,寅卯时即退,大便或溏,或如常,用参苓白术散嘈杂加川连少许;不嘈杂去连,加白芍。盖此证脾胃中有湿热,夜则身热者,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三阴之脉布腹中,阳气与湿热相合,故身热。便溏者,湿也,发于夏者,湿热之令助本病也。白术散和中利湿,加芍补脾阴
一小儿久热不退,一日三次发热,热后微汗,汗后发热,昼夜不息,气短促,诸药不效。此久病脾阴虚也。用保元、茯苓二帖而愈。
Tags:《潮热》 《散火汤》 《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八珍汤》 《补汤》 《自汗》 《参苓白术散》 《嘈杂》 《卫气》 《三阴》 《利湿》 《脾阴》 《发热》 《阴虚》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七] 吐血 下一篇[卷七] 阴虚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