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医醇剩义-第44页-[卷二\秋燥] 小肠燥_中药方集

TOP

 
校注医醇剩义 - 第44页
[卷二\秋燥] 小肠燥
】 【繁体
小肠受燥热,水谷之精不能灌输,溲溺涩痛,滋阴润燥汤主之。

滋阴润燥汤
(自制)天冬(一钱五分)麦冬(一钱五分)丹参(二钱)元参(一钱五分)阿胶(一钱五分蛤粉炒)丹皮(一钱五分)牛膝(一钱五分)泽泻(一钱五分)生地(五钱)琥珀(一钱)灯芯(三尺)小肠以火腑受燥气,劫阴耗血,焚如之祸甚急。二冬、胶、地,虽非小肠正药,而救阴补血,其力甚伟。以琥珀、丹参、元参、丹皮、灯芯、泽泻、牛膝,通溲溺,泻相火,导之使从膀胱大肠而下出,小肠之燥火解(小肠火方,亦用二冬、琥珀、丹参、生地、丹皮、灯芯,可以互参),而本腑安矣。祖怡注。
Tags:《小肠》 《滋阴》 《润燥》 《燥气》 《相火》 《大肠》 《燥火》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秋燥] 大肠燥 下一篇[卷二\秋燥] 胃燥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