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摘粹-第页-[杂证要法\表证类] 瘟疫_中药方集
 
医学摘粹
[杂证要法\表证类] 瘟疫
】 【繁体
疫病者,感受天地之疠气也。其证头痛发热,或有汗,或无汗,胸满或渴,乡里传染,人人相同。盖人与天地相通,天地之六气不正,而人气感之则病生焉。然六气均能致病,惟寒温之气居多。温疫之证,发热出汗,得之于风。寒疫之证,寒热无汗,得之于寒。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风伤卫而病在营,寒伤营而病在卫,阳盛必传阳明而为热,阴盛必传太阴而为寒。温疫多病于春夏,寒疫多病于秋冬,其气使之然也。如温疫在太阳经,发热头痛项强者,以防风汤主之。如太阳经罢,烦热燥渴者,以白虎加元麦汤主之。气虚烦渴者,以人参白虎加元麦汤主之。如入阳明经,目痛鼻干呕吐泄利者,以葛根汤,葛根芍药汤,葛根半夏汤主之。如入阳明腑,潮热汗出,谵语腹痛便秘者,以三承气汤加味主之。如入少阳经,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胸痛胁痞,呕吐内实者,以大小柴胡汤加味主之。如入太阴经,腹满嗌干者,以防风地黄汤主之。如入少阴经,口燥舌干者,以防风天冬汤主之。如入厥阴经,烦满发斑者,以防风当归汤主之。如温疫烦渴,饮冷而水积胃腑不消,以致腹胁胀满,小便不利者,以猪苓汤主之。如温疫咽痛喉肿,耳前后肿,颊肿面赤耳聋,俗名大头瘟者,以普济消毒饮,去柴胡、升麻、芩、连主之。如寒疫在太阳经,头痛发热恶寒者,以紫苏汤主之。如血升鼻衄未作以前,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者,以紫苏地黄汤主之。如外寒未解,而水气内停者,以苏桂姜辛汤主之。如太阳经罢,烦躁发渴者,以白虎加元麦汤主之。气虚烦渴者,以人参白虎加元麦汤主之。如入阳明经,呕吐泄利者,以苏叶、葛根、升麻汤,苏叶葛根半夏汤主之。如入阳明腑,潮热汗出,谵语腹满便秘者,以三承气汤加味主之。如入少阳经,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胸痛胁痞,寒热往来者,以小柴胡汤主之。如胸胁痞满泄利者,以黄芩汤主之。胸胁痞满呕吐者,以黄芩半夏生姜汤主之。如少阳经传阳明腑,胸胁痞满,内实宜下者,以大柴胡汤主之。如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泄利者,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如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呕吐者,以柴胡桂姜半夏汤主之。如传入太阴腹满者,以苓参浓朴汤主之。
腹痛者,以苓参椒附汤主之。呕吐者,以参苓半夏汤主之。泄利者,以茯苓四逆加石脂汤主之。如传入少阴,厥逆吐泄者,以茯苓四逆加半夏汤主之。如传入厥阴,厥逆泄利者,以茯苓参甘姜附归脂汤主之。发热消渴者,以参甘归芍麦冬栝蒌汤主之。

防风汤
防风(三钱)丹皮(三钱)芍药(三钱)甘草(二钱)桑叶(三钱)杏仁(三钱)桔梗(二钱)连翘(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治温疫太阳经,发热头痛者。

白虎加元麦汤
石膏(五钱)知母(三钱)甘草(二钱)粳米(一杯)元参(三钱)麦冬(三钱)流水煎至米熟,取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太阳经罢,烦热燥渴者。

人参白虎加元麦汤
石膏(五钱)知母(三钱)甘草(二钱)人参(三钱)元参(三钱)麦冬(三钱)粳米(一杯)流水煎至米熟,取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太阳经罢,气虚烦渴者。

葛根汤
葛根(三钱)石膏(三钱)元参(三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阳明经证,目痛鼻干,烦热不卧者。

葛根芍药汤
葛根(三钱)石膏(三钱)元参(三钱)甘草(二钱)芍药(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阳明经证泄利者。

葛根半夏汤
葛根(三钱)石膏(三钱)元参(三钱)甘草(二钱)芍药(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阳明经证呕吐者。

调胃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三钱生)甘草(二钱)芒硝(三钱)芍药(三钱)生地(五钱)流水煎一杯,去渣,入芒硝,火化温服

小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五钱生)浓朴(三钱生)枳实(三钱炒)芍药(三钱)生地(五钱)流水煎一杯,温服。不便,再服。

大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八钱生)芒硝(三钱)浓朴(四钱)枳实(四钱)芍药(三钱)生地(八钱)流水煎一杯,去渣,入芒硝,火化温服,不下再服。以上三方,治温疫阳明腑证,潮热汗出,谵语腹痛便秘者。

小柴胡去人参加芍药栝蒌根汤
柴胡(三钱)黄芩(二钱)半夏(三钱)甘草(二钱生)生姜(三钱)大枣(三枚)芍药(三钱)栝蒌根(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饮热粥,取微汗。
治温疫少阳经,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胸痛胁痞者。

大柴胡加元参地黄汤
柴胡(三钱)黄芩(二钱)半夏(三钱)芍药(三钱)枳实(三钱)大黄(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元参(三钱)地黄(三钱)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温疫少阳经,传阳明腑,呕吐内实可下者。

防风地黄汤
防风(三钱)生地(三钱)丹皮(三钱)芍药(三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太阴经,腹满嗌干者。

防风天冬汤
防风(三钱)天冬(三钱)生地(三钱)丹皮(三钱)元参(三钱)生姜(三钱)栝蒌根甘草(二钱)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温疫少阴经,口燥舌干者。

防风当归汤
防风(三钱)当归(三钱)生地(三钱)丹皮(三钱)芍药(三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厥阴经,烦满发斑者。

猪苓汤
猪苓(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三钱)滑石(三钱研)阿胶(三钱炒研)流水煎大半杯,入阿胶消化,温服。治温疫烦渴饮冷,而水积胃腑不消,以致腹胁胀满,小便不利者。

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芩连方
连翘(一两)薄荷(三钱)马勃(四钱)牛蒡子(六钱)芥穗(三钱)僵蚕(五钱)元参(一两)银花(一两)板蓝根(五钱)桔梗(一两)甘草(五钱)上共为粗末,每服六钱,重者八钱,鲜芦根汤煎,去渣服。约二时许一服,重者一时许一服。治温疫咽痛喉肿,耳前后肿,颊肿面赤耳聋,俗名大头瘟者。

紫苏汤
苏叶(三钱)防风(三钱)杏仁(三钱)甘草(二钱)白芍(三钱)生姜(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治太阳寒疫,头痛发热恶寒者。

紫苏地黄汤
苏叶(二钱)防风(三钱)杏仁(三钱)甘草(二钱)生地(三钱)白芍(三钱)丹皮(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治寒疫在太阳经,血升鼻衄未作以前,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者。

苏桂姜辛汤
苏叶(二钱)桂枝(三钱)甘草(二钱)半夏(三钱)白芍(三钱)细辛(一钱)干姜(二钱)五味子(一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若下利,加赤石脂一钱。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钱。若小便不利,加茯苓三钱。若喘者,加杏仁三钱。若噫者,加附子三钱。治寒疫在太阳经,外寒未解,而水气内停者。

紫苏葛根升麻汤
苏叶(二钱)葛根(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二钱)升麻(二钱)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阳明经证泄利者。

苏叶葛根半夏汤
苏叶(二钱)葛根(三钱)白芍(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甘草(二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阳明经证,呕吐者。

调胃承气加麦冬元参汤
大黄(三钱)芒硝(三钱)甘草(二钱)麦冬(三钱)元参(三钱)白蜜(一杯)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

小承气加麦冬元参汤
大黄(四钱)浓朴(三钱)枳实(三钱炒)麦冬(三钱)元参(三钱)白蜜(一杯)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

大承气加麦冬元参汤
大黄(三钱)芒硝(三钱)枳实(三钱)浓朴(三钱)麦冬(五钱)元参(三钱)白蜜(一杯)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以上三方,治寒疫阳明腑证,潮热汗出,谵语腹满便秘者。

小柴胡汤
柴胡(四钱)黄芩(二钱)半夏(三钱)人参(二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治寒疫少阳经证,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胸痛胁痞,寒热往来者。

黄芩汤
黄芩(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二钱)大枣(三枚)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少阳经证,胸胁痞满泄利者。

黄芩半夏生姜汤
黄芩(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二钱)大枣(三枚)半夏(三钱)生姜(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少阳经证,胸胁痞满呕吐者。

大柴胡汤
柴胡(三钱)黄芩(二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大枣(三枚)芍药(三钱)枳实(三钱)大黄(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少阳经证,传阳明腑,胸胁痞满呕吐内实可下者。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三钱)黄芩(二钱)甘草(二钱)桂枝(三钱)干姜(三钱)牡蛎(二钱)栝蒌(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泄利者。

柴胡桂姜半夏汤
柴胡(三钱)黄芩(二钱)干姜(三钱)桂枝(二钱)甘草(二钱)牡蛎(二钱)栝蒌(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呕吐者。寒疫之少阳,与伤寒之少阳病同,而法亦不殊。凡见少阳诸证,非内传于腑,即内传于脏,内连脏腑,而后少阳经证,日久不罢,方宜小柴胡汤加减治之。若不连脏腑,而但经络外病,则是三日少阳之证,总以太阳为主,第宜紫苏汤发表,无事大、小柴胡汤也。

苓参浓朴汤
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浓朴(三钱)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太阴腹满者。

苓参椒附汤
人参(三钱)甘草(二钱)茯苓(三钱)蜀椒(三钱去目)附子(三钱炮)芍药(三钱)粳米半杯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太阴腹痛者。

苓参半夏汤
人参(三钱)甘草(二钱)茯苓(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太阴呕吐者。

茯苓四逆加石脂汤
人参(三钱)甘草(二钱)干姜(三钱)茯苓(三钱)附子(三钱)石脂(三钱生研)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太阴泄利者。

茯苓四逆加半夏汤
人参(三钱)茯苓(五钱)甘草(二钱)干姜(三钱)附子(三钱)半夏(三钱)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少阴厥逆吐泄者。如呕吐与泄利并见,加石脂。但见泄利,用茯苓四逆,加石脂汤。如四肢厥冷,蜷卧恶寒而不吐泄,但用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参甘姜附归脂汤
人参(三钱)甘草(二钱)茯苓(三钱)桂枝(三钱)干姜(三钱)附子(三钱)当归(三钱)石脂(三钱)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厥阴,厥逆泄利者。

参甘归芍麦冬栝蒌汤
人参(三钱)甘草(二钱生)当归(三钱)芍药(三钱)麦冬(三钱)栝蒌根(三钱)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厥阴,发热消渴者。
Tags:《头痛》 《发热》 《无汗》 《六气》 《温疫》 《寒热》 《阳邪》 《阴邪》 《阳盛》 《阳明》 《阴盛》 《太阴》 《太阳》 《项强》 《防风汤》 《烦热》 《白虎加元麦汤》 《气虚》 《鼻干》 《呕吐》 《芍药汤》 《潮热》 《谵语》 《承气汤》 《少阳》 《口苦》 《咽干》 《胸痛》 《柴胡汤》 《腹满》 《地黄汤》 《少阴》 《舌干》 《厥阴》 《当归汤》 《小便不利》 《猪苓汤》 《大头瘟》 《普济消毒饮》 《恶寒》 《鼻衄》 《外寒》 《水气》 《烦躁》 《升麻汤》 《热汗》 《寒热往来》 《小柴胡汤》 《半夏生姜汤》 《大柴胡汤》 《阴脏》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桂姜半夏汤》 《茯苓四逆加石脂汤》 《茯苓四逆加半夏汤》 《热服》 《经证》 《调胃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温服》 《大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腑证》 《防风当归汤》 《板蓝根》 《五味》 《调胃承气加麦冬元参汤》 《阳病》 《脏腑》 《经络》 《茯苓四逆汤》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杂证要法\表证类] 斑疹 下一篇[杂证要法\表证类] 燥证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