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火点雪-第48页-[卷二] 火病寒热_中药方集

TOP

 
痰火点雪 - 第48页
[卷二] 火病寒热
】 【繁体
寒热者,谓恶寒发热,或倏寒而倏热也。有外感内伤,火郁虚劳疟疾疮疡,瘰诸。若外感风寒者,以邪气在表,法当散之。半表者,和解之。火郁者,则发之。疟病寒热者,初则解之,久则截之。疮疡瘰寒热者,以外科法治之。惟虚劳内伤,时寒时热者,非阳虚则阴弱也。阳气虚,则阴往从之,以阴乘阳分,故恶寒也。阴气虚,则阳必乘之,以阳乘阴分,故发热也。此阴阳自相戕贼为病,亦非邪之所为,虽有寒热,无乃阴虚阳弱所发之标,惟治其本,则标自灭矣。若欲妄治,以温胜寒,则阴火有妨,以寒攻热,则脾胃愈弱。虚虚实实,咎将谁归?凡内伤寒热,本属虚象,难可主方,惟考切于寒热之品赘之,以俟同志者采用焉。

和解之品
甘草(炙,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凡虚而寒热者,倍之)知母(蜜炒,肾劳憎寒烦热便溏,胃弱者忌之)丹参(虚劳寒热)黄芩(蜜炒,寒热往来,及骨蒸劳热)秦艽当归白芍川芎(并主虚劳寒热)龟甲(骨中寒热,肌体寒热欲死,作汤良)
补中清热之品
黄(蜜炒,虚劳寒热)沙参白术(土炒,并主寒热,益气和中)桔梗(除寒热,利肺气)麦门冬(去心)天门冬(去心、皮)山药(并治肺虚寒热)茯苓(去皮)酸枣仁(微炒,研)山茱萸(并治心虚寒热)
Tags:《寒热》 《恶寒》 《发热》 《外感》 《内伤》 《虚劳》 《疟疾》 《疮疡》 《风寒》 《邪气》 《气虚》 《阴虚》 《阴火》 《虚实》 《五脏》 《六腑》 《肾劳》 《憎寒》 《烦热》 《寒热往来》 《骨蒸》 《劳热》 《中寒》 《肺气》 《虚寒》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 痰火潮热 下一篇[卷二\肺痿肺痈] 附∶宜食诸物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