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火点雪-第70页-[卷二\火病泄泻] 泄泻主方_中药方集

TOP

 
痰火点雪 - 第70页
[卷二\火病泄泻] 泄泻主方
】 【繁体
痰火诸症悉具,倏而大便或溏或泄,此脾肾之气两虚,不能统摄营运,或由饮食内伤风寒外袭,冲动其势,宜以此方主之。
山药(微炒,一钱)人参(高丽者,五分)黄(蜜炒,一钱)白术(土炒,一钱)白茯苓(去皮,一钱)陈皮(留白,八分)熟地黄(一钱)白芍(煨,一钱)甘草(炙,五分)五味子(二十粒)贝母(一钱)麦门冬(去心,一钱)上十二味,生姜三片,大枣五枚,浓煎,趁热徐徐缓服,不宜骤下。
若果伤谷食,但加炒麦芽少许,以消导之,然麦芽亦能软便,不可过多。
若伤肉食,少加山楂。
若伤面食,少加神曲。
若因风寒直犯太阴,腹痛泄泻,本剂减地黄、麦门冬,加炒干姜一二分热服,外用炒盐帛裹熨之,更宜少饮汤水。
凡痰火之证,最宜便实,一见便溏,即当警省,用药亦须提防。如本剂有知母,味苦性寒,润下沉降,便软便溏者,宜去之。不得已而用者,亦须姜汁熟炒。当归味虽甘温,然亦下利便,用须减半。生熟地黄性寒滞泥,亦须姜汁蒸过。天门冬性味苦寒润利,便溏者亦须去之。其栀、连、芩、柏,并属苦寒,脾肾虚者,大所忌也。按∶魏氏曰∶凡泄泻宜用丸药,盖土恶湿而喜燥,即用汤剂,亦须浓煎少服,盖汤者荡也。脾虚者所忌,以服下即行,不久驻胃中故尔。
Tags:《痰火》 《内伤》 《风寒》 《五味》 《太阴》 《泄泻》 《热服》 《润下》 《肾虚》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火病泄泻] 附∶诸方 下一篇[卷二] 火病泄泻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