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医大全-第页-[卷十四\唇口部] 茧唇门主论_中药方集

TOP

 
疡医大全
[卷十四\唇口部] 茧唇门主论
】 【繁体
陈实功曰∶茧唇,乃因过飧煎炒炙,又兼思虑暴急,痰随火行,留注于唇,此阳明胃经之证。初起结如豆粒,渐大如蚕茧,突肿坚硬,甚则作痛,饮食妨碍,或破流血,久则变为消渴消中,难治之证。(《正宗》)窦汉卿曰∶此证生于嘴唇。经云∶脾气通于口。又云∶唇本脾之外候。又云∶脾之荣在唇。故燥则干,热则裂,风则,寒则揭。若肿起,白皮皱如蚕茧,故命名曰茧唇也。始起一小瘤如豆大,或再生之,渐渐肿大,合而为一,约有寸浓,或翻花如杨梅,如疙瘩,如灵芝,如菌,形状不一,皆由六气七情相感而成,或心思太过,忧虑过深,则心火焦炽,传受脾经,或食醇酒浓味,积热伤脾而肾水枯竭以致之。须审其病证之因,惟补肾水生脾血,则燥自润,火自除,风自息,肿自消矣。此亦异证,所生者少,人亦难晓。若久不愈,急用金银烙铁在艾火内烧红烫之,内服归脾养荣汤,庶易愈也。若外用追蚀恶毒线结之法,反为所伤,慎哉慎哉!若妇人患此,阴血衰少故也。宜四物逍遥散主之。
\r茧唇\p04-a41a86.bmp\r不拘金银打成烙铁,每用艾火燃烧通红,乘热烫患上。再燃再烫,一日止可五六次。恐伤元气,须要择上吉日,不犯尻神。烫毕用药搓之,庶不再生矣。
冯鲁瞻曰∶惊证后齿击狂逆,唇白肿甚,亦名茧唇。(《锦囊》)汪省之曰∶茧唇初起,已成无内证者,用麻子大艾炷灸三壮,蟾酥饼盖,日久渐消。内证作渴者,早服加减八味丸,午服清凉甘露饮,以滋化源。如日久流血不止,形体瘦弱,虚热痰生,面色黧黑,腮颧红现,口干渴甚,俱为不治也。(《理例》)奎光曰∶茧唇痈属阳明胃经,痰火流注于唇而成。结如豆大,若蚕茧然。突起坚硬,甚者作痛,饮食妨碍,或破流血,久则难治。
Tags:《茧唇》 《阳明》 《消中》 《脾气》 《六气》 《七情》 《逍遥散》 《八味丸》 《形体》 《虚热》 《口干渴》 《痰火》 《流注》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十四\唇口部] 茧唇门主方 下一篇[卷十四\唇口部] 唇奇病门主方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