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医大全-第630页-[卷二十\胸膺脐腹部] 乳岩门主论_中药方集

TOP

 
疡医大全 - 第630页
[卷二十\胸膺脐腹部] 乳岩门主论
】 【繁体
\r乳岩\p04-a41a139.bmp\r陈远公曰∶有生乳痈,已经收口,因不慎色,以至复烂,变成乳岩。现出无数小疮口,如管如孔,如蜂窝状,肉向外生,经年累月不愈,服败毒之剂,身益野狼狈,疮口更腐烂,人以为毒深结于乳房也,谁知气血大亏乎?凡人乳房内肉外长而筋束于乳头,故伤乳即伤筋也。此处生痈,原宜急散,迟恐有筋弛难长之患,况又泄精损伤元气,安得不变出非常乎!当失精后,即大用补精填髓之药,尚不至如此之横,今既阴虚而成岩,又因岩而败毒,不亦益虚其虚乎?治法必大补气血,以生其精,不必泄毒,以其无毒可泄耳。用化岩汤∶人参、黄、忍冬藤、当归各一两,白术二两,茜草、白芥子各二钱,茯苓三钱。水煎服。二剂生肉,又二剂脓尽疼止,又二剂漏管重长,又二剂全愈,再二剂不再发也。此方全补气血,不去败毒,虽忍冬乃消毒之味,其性亦补,况入于补药亦纯于补矣。惟是失精以变岩,似宜补精,今止补气血何也?盖精不可速生,而功又缓,不若大补气血,反易生精,且乳房属阳明,既生乳岩而阳明必无多气多血矣。今补气血则阳明经旺,自生精液以灌乳房,又何必生精以牵制参之功乎?所以不用填精之味也。(《冰鉴》)陈实功曰∶乳岩乃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志者,以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初如豆大,渐若棋子,半年一年,三载五载,不疼不痒,渐长渐大,始生疼痛,痛则无解,日后肿如堆栗,或如覆碗,紫色气秽,渐渐溃烂,深者如岩穴,凸者如泛莲,疼痛连心,出血则臭,其时五脏俱衰,四大不救,名曰乳岩。凡犯此者,百人百死,如能清心静养,无挂无碍,不必勉治,尚可苟延,当以益气养荣汤主之。(《正宗》)又曰∶凡中年无夫之妇,得此更易于死。
又曰∶男子患此,名曰乳节,与妇女微异。女伤肝胃,男损肝肾。盖怒火房欲过度,由此肝虚血燥,肾虚精怯,气脉不得上行,肝经无以荣养,遂结肿痛。
又曰∶治当八珍汤加山栀、丹皮;口干作渴,宜加减八味丸肾气丸;已溃十全大补汤,则易于生肌完口也。
汪省之曰∶乳岩四十以下者可治,五十以下者不治。治之则死,不治反得终其天年。(《理例》)冯鲁瞻曰∶妇人有忧怒抑郁,朝夕累积,脾气消阻,肝气横逆,气血亏损,筋失荣养,郁滞于痰,结成隐核,不赤不痛,积之渐发,数年渐大,内溃深烂,名曰乳岩,以其疮形似岩穴也。慎不可治。此乃七情所伤,肝经血气枯槁之证。治法痛寒热初起,即发表散邪,疏肝之中兼以补养气血之药,如益气养荣汤、加味消遥散之类,以风药从其性,气药行其滞,参、、归、芍补气血,乌药、木通疏积利壅,柴、防、苏叶表散,白芷腐脓,通荣卫,肉桂行血和脉。轻者多服自愈,重者尚可苟延。
若以清凉行气破血,是速其亡也。(《锦囊》)窦汉卿曰∶女子已嫁未嫁俱生此候,乃阴极阳衰,虚阳与血相积,无阳积安能散,故此血渗入心经而成此疾也。若未破可治,已破即难治。
胡公弼曰∶乳岩乃性情每多疑忌,或不得志于翁姑,或不得意于夫子,失于调理,忿怒所酿,忧郁所积,浓味酿成,以致厥阴之气不行,阳明之血腾沸,孔窍不通,结成坚核,形如棋子。或五七年不发,有十余年不发者,或因岁运流行,或因大怒触动,一发起烂开如翻花石榴者,名曰乳栗,凡三十岁内血气旺者可治,四十以外气血衰败者难治。(《青囊》)
Tags:《乳岩》 《乳痈》 《阴虚》 《白芥子》 《阳明》 《经络》 《五脏》 《清心》 《肝虚》 《肾虚》 《八珍汤》 《八味丸》 《肾气丸》 《补汤》 《脾气》 《肝气》 《失荣》 《七情》 《寒热》 《发表散》 《疏肝》 《行气》 《厥阴》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二十\胸膺脐腹部] 乳岩门主方 下一篇[卷二十\胸膺脐腹部] 乳痞门主方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