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科心得集-第8页-[卷上] 辨脑疽对口论_中药方集

TOP

 
疡科心得集 - 第8页
[卷上] 辨脑疽对口论
】 【繁体
薛立斋曰∶脑疽属太阳膀胱经积热,或湿热上壅,或风温外感,或阴虚火炽,或肾水亏损、阴精消涸所致。其源之浅深不同,而证之轻重亦异。初起一粒形如麻豆;至一二日微寒身热,渐渐加大;至七日成形,根盘红肿,顶突宽松,是为顺证。斯时憎寒壮热,朝轻暮重,舌白苔腻,胸痞哕恶,脉细弦数,此湿热上壅,即用黄连泻心汤,或温胆法;若面油红,舌干绛赤,烦躁干哕,口渴喜饮,大便坚实,是火热伤液,如犀角地黄汤,或羚羊角、银花、地丁、石斛、芦根、鲜首乌、黄芩、枳壳、山栀、丹皮、灯心、竹叶、夏枯草等类,清其火毒、解其营热。至十四日后脓透,根盘焦紫,热退身凉,脓水淋漓,倘有不能透彻,清营方内加甲末、制蚕、角针,以攻其毒。至二候半,瘀腐渐脱,新肉渐生,身热渐退,脾胃醒复。过二十八日后,腐全脱,新肉满,饮食嘉,调养好,四十日收功。
又有一种阴证,初起形色俱不正,寒热不加重,身虽发热,面色形寒,疡不高肿,根盘平塌,散漫不收,过候不透,脓稀不腐,正气内亏,不能使毒外泄,而显陷里之象。此由平日肾水亏损,阴精消涸,阴火炽甚而成,其危险不能过三候矣。其中犹有三陷变局,谓火陷、干陷、虚陷也。火陷者,气不能引血外腐成脓,火毒反陷入营,渐致神迷,发痉发厥;干陷者,脓腐未透,营卫已伤,根盘紫滞,头顶干枯,渐致神识不爽,有内闭外脱之象;虚陷者,脓腐虽脱,新肉不生,状如镜面,光白板亮,脾气不复,恶谷日减,形神俱削,渐有腹痛便泄寒热,宛似损怯变象,皆不治之证也。大凡此证以小者为对口,大者为脑疽,俗即云落头疽也。由感于六淫之邪而发者,为顺为阳;伤于七情而发者,为逆为阴。余疽仿此。(对疽发背,必以候数为期,七日成形,二候成脓,三候脱腐,四候生肌)以上论中,自阴证起,及三陷变局,不录方药者,以其变化多端,各宜随证治之。
Tags:《太阳》 《风温》 《外感》 《阴虚》 《顺证》 《憎寒》 《壮热》 《白苔》 《舌干》 《烦躁》 《地黄汤》 《火毒》 《清营》 《阴证》 《寒热》 《发热》 《正气》 《阴火》 《脾气》 《对口》 《六淫》 《七情》 《发背》 《方药》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上] 脑疽后论 下一篇[卷上] 申明外疡实从内出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