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科心得集-第22页-[卷上] 辨牙咬托腮寒热虚实传变骨槽论_中药方集
 
疡科心得集 - 第22页
[卷上] 辨牙咬托腮寒热虚实传变骨槽论
】 【繁体
夫牙咬托腮者,一生于风寒暑热阳明湿热交蒸;一生于阴亏络空,少阳胆火循经上逆。生于风寒湿热者,初起恶寒发热,面浮腮肿,牙关不能开合,牙龈胀及咽喉,汤水似乎难入,实可下咽。斯时宜表散透邪,如牛蒡、薄荷、秦艽、僵蚕、夏枯草、荆芥、石斛等类,不可以喉胀热盛,即用鲜地、羚羊清火等药。若遏抑凝滞,则肿愈坚,牙关愈闭矣。至三、四日后,寒热不退,不能消散,其脓结于盘牙尽处者为牙咬,结于腮边外者为托腮,结于牙根者为牙痈,是可清火彻热,如羚羊、犀角、石斛、芦根、薄荷、荆芥之属;如舌白腻滑,恶心呕逆者,即以芩、连、山栀或温胆法;如大便燥实者,以肺胃火盛,即用鲜地、栝蒌、枳实、杏仁等类。穿溃后邪从脓泄,身热自退,脾胃自复,牙关自开,调养数日,即脓尽收口。
其生于阴亏络空者,或其人素嗜酒,不节欲,常有郁勃不舒,偶感微邪,引动肝阳胆火上循入络。起自牙关坚固不开,腮肿龈胀,恶寒身热,脉细而数,渐渐成脓。至十日或半月后,脓从牙龈而泄,或从舌旁而出,或在左延及于右,或在右延及于左,即名沿牙毒;久则腮边出头,即名穿牙毒;外通里彻,即名骨槽风,延及必成朽骨,必俟多骨脱落,方能收功。此证虽不害人性命,然收功延日,难以速痊。治当以疏肝散郁育阴为主,佐以解毒泄热。
又幼孩生此证者,彼既无醇酒炙,又无肝邪郁滞,是因齿生未齐,骨髓未满,营卫未充,偶感风寒客热,袭入骨髓,正不却邪而发。腮颊漫肿,里虽出脓,势必外溃,久不敛口,亦成多骨。治法总以调和气血、扶养胃气为主,俟正气充足,方能脱骨收口矣。
Tags:《风寒》 《暑热》 《阳明》 《少阳》 《寒湿》 《恶寒》 《发热》 《咽喉》 《透邪》 《寒热》 《恶心》 《微邪》 《肝阳》 《疏肝》 《胃气》 《正气》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上] 骨槽风后论 下一篇[卷上] 辨婴孩螳螂子雪口疳梅花疳..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