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科心得集-第页-[卷上] 辨缠喉风虚实不同及小儿马脾风论_中药方集

TOP

 
疡科心得集
[卷上] 辨缠喉风虚实不同及小儿马脾风论
】 【繁体
夫缠喉风者,热结于喉,肿绕于外(喉之外面亦肿),且麻且痒,风痰壅甚,声如曳锯,是其候也。其证有虚有实。虚证初起前二日,必胸膈气逆,出气短促,忽然咽喉肿痛,痰涎上涌,甚则颈如蛇掣,水浆不入,手足厥冷,手指甲白,手心壮热,最为危险,此由阴亏火亢而发。其人素有痰热,或因饮酒过度而胃火动,或因忿怒失常而肝火动,或因房劳不节而肾火动,火动痰生,而痰热燔灼,壅塞于咽嗌之间;火性最速,所以内外肿痛而水浆难下也。治疗之法,急则治标(标者痰也),缓则治本(本者火也)。或用丸散以吐痰散热,或用鹅翎醮桐油探吐,或以银针刺肿处出恶血,吹以冰硼散,或刺大指少商穴出血,后用汤药以降火补虚。但治法虽多,愈者不过十之一二,医遇此证,亦惟尽人事以待天而已。其证之实者,则由风温袭犯肺胃,风火相煽,上逆于喉,痰涎随而涌上。亦宜先去其痰,后服麻杏甘膏汤。若待三日后,病势不退,或更加咽喉掣紧,面赤气粗,即为不治之证矣。
小儿患马脾风,是风温袭于肺窍,或胸膈积热,心火凌肺,热痰壅盛,肺胀喘满,胸高气急,胁缩鼻张,闷乱咳嗽,烦渴痰潮声嗄,喉间气喘如曳锯者是也;若不急治,死在旦夕。陈飞霞道人曰∶盖心为午火,属马,言心脾有风热也,急用牛黄夺命散下之效;用黑牵牛(半生半炒)、白牵牛(半生半炒)、锦纹大黄(晒)、槟榔(切,晒)各取末一钱,和匀,每用五分,蜜汤调下,量儿大小加减。痰盛,加轻粉一字,以大便泄、痰气平为度。
Tags:《喉风》 《虚证》 《气逆》 《咽喉》 《手足厥冷》 《壮热》 《肝火》 《房劳》 《恶血》 《冰硼散》 《风温》 《风火相煽》 《肺胀》 《咳嗽》 《气喘》 《风热》 《夺命散》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上] 辨喉疳喉菌论 下一篇[卷上] 辨喉蛾喉痈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