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科心得集-第页-[卷上] 辨喉痹喉癣论_中药方集

TOP

 
疡科心得集
[卷上] 辨喉痹喉癣论
】 【繁体
喉痹者,咽喉肿痛无形(肿而无形者为喉痹,肿而有形即为蛾为痈),或肿一边,或肿两边,妨于饮食,阻于呼吸,故名痹也。经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一阴,少阴君火也;一阳,少阳相火也,二脉俱络咽喉。或其人平素阴亏,君相无制,亢甚逆于喉中而结;或外为风温所袭,助其火邪,致循肺络,入喉而结。其风热喉痹,内外皆肿,痰涎壅塞喉间。
治法先去其痰,肿甚者用刀点之,出血泻火,以冰硼散吹之,内服羚羊角散,或黄连解毒汤可愈。至虚火上攻而为痹者,宜服六味地黄汤、知柏八味丸、大补阴丸之属,以滋阴壮水为主。又有肾水衰竭,龙火不藏,上越于喉中而成痹者,以肾脉循喉咙,故火亢亦有此证。其人必时时咳嗽,咽燥口渴,手足心热,脉细数。若但壮其水,而龙火不肯潜藏,须用导火归源之法,从下而引之,方能退伏,若桂附八味丸是也。余如阿胶、麦冬、龟板、燕窝、女贞、贝母、元参之类,清燥救肺,亦可随时酌用。
喉癣之生也,始时必有阴虚咳嗽,后遂喉中作痒而痛,咽唾随觉干燥,必再加咽唾而后快,久则成形,或如哥窑纹样,又如秋叶背后红丝,又或红点密密,如蚊蚤咬迹之状。良以真阴亏损,肾火上冲,肺金受烁,营卫枯槁而结。治法与喉痹大略相等。此证若久不愈,则咽喉必至失音而成损怯,不可救矣。治以清燥救肺汤,或大补阴丸,或知柏八味丸。
Tags:《喉痹》 《咽喉》 《阳结》 《少阴》 《君火》 《少阳》 《相火》 《风温》 《火邪》 《风热》 《冰硼散》 《羚羊角散》 《虚火》 《地黄汤》 《八味丸》 《补阴丸》 《滋阴》 《喉咙》 《咳嗽》 《心热》 《阴虚》 《失音》 《清燥救肺汤》 《大补阴丸》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上] 辨梅核气喉喑论 下一篇[卷上] 辨喉疳喉菌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