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科心得集-第页-[卷上] 辨缺盆疽痈胛痈论_中药方集

TOP

 
疡科心得集
[卷上] 辨缺盆疽痈胛痈论
】 【繁体
缺盆疽者,生肩前陷中。初起肩背拘急寒热大作,饮食少进,小水不利,即红肿痛,有头如水泡,后遂旁生数头,根盘坚硬。此足阳明、手足少阳经积热聚湿所发。宜急治之,若稍缓必致溃烂。是经少血多气,疮口遂有难合之患。初宜蟾酥丸发汗解毒,更与荆防败毒散,溃后宜用补托。
痈在肩下膊上,结核如桃,如鹅鸭卵,色赤痛甚,臂表里俱肿,惟肘节处差小,有似藕形,故又名藕包毒。属三阳经,外感风温风火而成。红肿之外无晕者,顺;有晕者,逆。初起,即当发散解毒;成脓后,治以清营彻热;溃后,以扶脾养阴为主。
胛痈生肩膊后下,胁后外层岐骨缝间,或在左臂,或在右臂。同属太阳小肠经,由风火凝结而成。如生在肩前下、胁前外之上骨缝开合空凹陷中,或在左,或在右,同属心包络经,名曰乐疽,乃血热气郁而成。初起有核,渐肿坚硬,大如鹅卵,疼痛入骨,头疼寒热,治以荆、防、夏枯草、贝母、丹参、地丁、银花、连翘、丹皮、黄芩、山栀之属。
Tags:《缺盆》 《拘急》 《寒热》 《阳明》 《少阳》 《蟾酥丸》 《败毒散》 《表里》 《外感》 《风温》 《清营》 《后下》 《小肠》 《心包络》 《气郁》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上\辨缺盆疽痈胛痈论] 附∶汤.. 下一篇[卷上] 辨瘰瘿瘤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