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科心得集-第页-[卷中\辨肺痿肺痈论] 附∶喻嘉言先生肺痈肺痿论_中药方集

TOP

 
疡科心得集
[卷中\辨肺痿肺痈论] 附∶喻嘉言先生肺痈肺痿论
】 【繁体
《金匮》所论肺痈肺痿之证,谁秉内照,旷然洞悉,请以一得之愚,僭为敷陈。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统而顺行;肺气壅浊,则周身之气易致横逆而犯上。故肺痈者,肺气壅而不通也;肺痿者,肺气委而不振也。才见久咳上气,先须防此两证。肺痈由五脏蕴崇之火,与胃中停蓄之热上乘乎肺,肺受火热熏灼,即血为之凝,血凝则痰为之裹,乃至咳声频并,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隐隐痛,浊痰如胶,发热畏寒,日晡尤甚,面红鼻燥,胸生甲错,寸口脉滑数而实,此肺结之痈,日渐长大,则肺日胀而胁骨日昂。始先即能辨其证属表属里,极力开提攻下,无不愈者。奈何医者但知见咳治咳,或用牛黄、犀角冀以解热,或用膏子油粘冀以润燥,或朝进补阴丸,或夜服胃散。千蹊万径,无往非杀人之算,病者亦自以为虚劳尸瘵,莫可奈何。迨至血化为脓,肺叶朽坏,倾囊吐出,始识其证,十死不救,嗟无及矣。间有痈小气壮,胃强善食,其脓不从口出,或顺趋肛门,或旁穿胁肋,仍可得生,然不过十中二、三耳。《金匮》治法最精,用力全在未成脓之先。今人施于既成脓之后,其有济乎。肺痿者,其积渐已非一日,其寒热不止一端,总由胃中津液不输于肺,肺失所养,转枯转燥,然后成之。盖肺金之生水,精华四布者,全藉胃土津液之富,上供罔缺。但胃中津液暗伤之窦最多,医者粗豪,不知爱护;或腠理素疏,无故而大发其汗;或中气素馁,频吐以倒倾其囊∶或瘅成消中,饮水而渴不解,泉竭自中;或肠枯便闭,强利以求其快,漏卮难继,只此上供之津液,坐耗歧途。于是肺火日炽,肺热日深,肺中小管日窒,咳声以渐不扬,胸中脂膜日干,咳痰艰于上出,行动数武即喘鸣,冲击连声,痰始一应。寸口脉数而虚,其人咳,口中反有浊唾涎沫者,为肺痿之病。《金匮》治法,非不彰明,然混在肺痈一门,况难解其精意。大要缓而图之,生胃津、润肺燥、下逆气、开积痰、止浊唾、补真气,以通肺之小管;散火热,以复气之清肃。如半身痿废,及手足痿软,治之得法,亦能复起。虽云肺病近在胸中,呼吸所关,可不置力乎。肺痈属在有形之血,血结宜骤攻;肺痿属在无形之气,气伤宜徐理。肺痈为实,误以肺痿治之,是为实实;肺痿为虚,误以肺痈治之,是为虚虚。此辨证用药之大略也。
Tags:《肺痈》 《肺痿》 《肺气》 《上气》 《五脏》 《燥咳》 《发热》 《畏寒》 《寸口》 《开提》 《润燥》 《补阴丸》 《清胃散》 《虚劳》 《寒热》 《津液》 《腠理》 《中气》 《消中》 《肺火》 《肺热》 《咳痰》 《喘鸣》 《肺燥》 《肺病》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中] 辨井疽心漏论 下一篇[卷中] 辨肺痿肺痈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