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科心得集-第82页-[卷中] 辨流注腿痈阴阳虚实异证同治论_中药方集
 
疡科心得集 - 第82页
[卷中] 辨流注腿痈阴阳虚实异证同治论
】 【繁体
流注腿痈,证虽殊而治则一,要在辨其阴阳,明其虚实而已。若因于风寒客热,或暑湿交蒸,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能越于皮毛,行于营卫之间,阻于肌肉之内,或发于周身数处而为流注(有生于四肢关节者,有生于胸腹腰臀者),或发于腿上而为腿痈,此属实邪阳证。初起憎寒壮热,或微恶寒发热,遍身骨节疼痛,其肿处渐渐加大,斯时宜以发散透解,或亦可以消散;如身热无汗,即能成脓(大抵阳证流注出脓,即似伤寒之出汗)。其色虽白,不可认作阴证虚证(流注腿痈,大率皆色白)。或亦有根盘白而顶微红者,此必脓已成(流注腿痈成功,即顶色白而脉见滑数,按之软熟,其脓已成),即欲开之,以泄其邪;邪泄后方得热退身凉,而元气自然来复,脾胃亦醒,饮食有加,数日间气血充盈,即能收口矣。其有体虚之人,元气不足,或因郁结伤脾,暴怒伤肝,气凝血滞,或湿气逆于肉凑,或寒邪入于筋络,或湿痰阻于经隧,或瘀血注于关节,又或病后余邪发散未尽,种种病由,皆因真气不能营运,使邪气壅滞而为患也。其发为流注也,或结块,或漫肿,或一或三或五或七(流注总是仄数),此犹未穿,彼又肿起,外候则恶寒发热,饮食减少,脉来细弱。此必培其脾胃,祛其寒湿,调其营血,脾胃健则血自生而气自营运,岂可不固其本根,妄用寒凉克伐之剂,而蹈虚虚之戒哉。其发为腿痈也,则漫肿无头,皮色不变,乍寒乍热,时痛时酸,筋屈不伸,不能转动。苟非大补气血,温经通络,何以能使之消散?更何以使之速起速溃、易敛易愈也?此虚证属阴之治法。异证同揆,惟贵学人审察而明辨之耳。
阳证流注腿痈,必欲辨明风寒暑热,客于何部经络,总以发表和营。如正旺邪实,宜万消化坚丸攻透,方能无脓即消,有脓即溃,屡用屡验,切勿以药味峻猛而避之。如溃脓后,急欲调和脾胃;若久不敛口者,方可补托。如阴寒着骨而发,足不能伸舒,或身不能转动,必须用阳和汤温经通络,溃后调治与前同。
Tags:《流注》 《虚实》 《风寒》 《暑湿》 《脏腑》 《皮毛》 《实邪》 《阳证》 《憎寒》 《壮热》 《恶寒》 《发热》 《无汗》 《阴证》 《虚证》 《气逆》 《湿痰》 《经隧》 《邪气》 《恶寒发热》 《寒湿》 《营血》 《暑热》 《经络》 《阳和汤》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中] 辨大腿痈阴包毒论 下一篇[卷中] 辨附骨疽附骨痰肾俞虚痰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