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大成-第页-[卷一\总论部] 痈疽之别_中药方集

TOP

 
外科大成
[卷一\总论部] 痈疽之别
】 【繁体
痈发于六腑。为表为阳。为热为实。其发迅暴。如燎原之火。故热痛高肿。侵长广大。皮薄光软以泽。多有椒眼。或作便闭。发渴发逆以拒之。由正气内固。不能下陷。是以五脏终不伤也。
疽之发于五脏。为里为阴。为冷为虚。其发停蓄。如陶室之火。内消骨髓。故无热、无肿、无痛。形如。色淡而坚。甚则如牛领之皮。见七恶逆症者死。(七恶逆症歌见后)阳中之阴者。似热非热。虽肿而虚。赤而不燥。痛而不脓。浮而复消。外盛而内腐。其人多肥。肉紧而内虚也。阴中之阳者。似冷非冷。不肿而实。赤微而燥。痛而有脓。外不盛而内烦闷。其人多瘦。肉缓而内实也。
阳症变而为阴者。草医凉剂之过也。阴症变而为阳者。大方热药之骤也。然阳变为阴。为犹可返于阳也。其症多生。阴变为阳。为不久复归于阴矣。其症多死。阳症有热。则气血行而生肌。阴症无热。则气血滞而不敛。故云。有热无热为生死之诀。观此。则知痈疽有阴阳表里虚实之分。而无大小之别也。第恐犹有未悉者。再续阴阳、善恶、生死、顺逆、等歌。内消、内托、虚实等治。使一见了然。庶无舛误。
Tags:《六腑》 《正气》 《下陷》 《五脏》 《七恶》 《内烦》 《大方》 《表里》 《虚实》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一\总论部] 痈疽之别 下一篇[卷一\总论部] 痈疽之源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