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十三方考-第28页-[中编\处方篇] 第十方·熏洗汤_中药方集
 
外科十三方考 - 第28页
[中编\处方篇] 第十方·熏洗汤
】 【繁体
歌曰∶大凡恶毒瘀血成,不曾发散致痛疼,秘授奇方熏洗法,羌独荆防花木行,薄苏桃槐桑木叶,金银川草显威灵,将药入锅同煎水,一熏洗后见太平。
(处方)银花(三钱)羌活独活川乌草乌防风苍术薄荷苏叶(各二钱)桑叶桃叶槐叶樟叶(各一握)(制法)各药共同煎水备用。
(用法)将煎好药水,乘热先熏后洗,洗后避风,功能祛风解毒,散结消肿,倘再加入黄柏、川军、生地更妙。未成者,熏洗之后,将药渣捣涂患处,已成者,再加猪蹄汤淋洗,化腐生肌之功,效无其匹。
附方如次∶白芷川芎藿香木香防风甘草(各三钱)火葱(一握)上以米泔水六、七碗,将药投入其中,入锅煎浓,滤去药渣不用,以新棉蘸汤淋洗患处,汤冷再易热者,并随以手轻擦患处四周,令疮内缩,脓随汤出,以尽为度。
万潜斋云∶熏洗有荡涤之功,涤洗则气血自然舒畅,其毒易于溃腐而无壅滞也。凡肿在四肢者冼之,在腰腹、脊背者淋之,在下部者浴之,俱以布帛或棉蘸洗,稍凉即易。轻者日洗一次,重者日夜洗二次,每日洗之,不可间断。凡洗时,冬月要猛火以逼寒气,夏月要闭窗以避凉风,若不慎此,轻则有妨收口,重则恐变纯阴。夫洗药不一,如初肿与将溃者,俱用“葱归肿汤”洗;如阴症不起者,俱用“艾茸汤敷法”如溃后,俱用“猪蹄汤”烫洗。用猪蹄汤者,以助肉之气而逐腐也。此洗涤之法,乃疡科之要药,方附于后,以备参考∶
一、葱归肿汤
凡痈肿疮疡,初肿将溃之时,用此汤洗之,以疮内热痒为度。
葱头(七个)当归独活白芷甘草(各三钱)上五味,以水三大碗,煎至汤醇,滤去渣,以绢帛蘸汤热洗,如稍凉再易之,洗时切忌风寒

二、艾茸汤敷法
阴疮黑陷不痛者,皆可用之,以知痛则生,不知痛而出死血者死。并须内服大补回阳之剂以助之,方可转危为安。
硫黄(五钱)雄黄(五钱)艾茸(一握)上以硫、雄二味为末,同艾水煎半日,水将干,取出艾捣烂,温敷患处,再煎再易,十余次为度。

三、猪蹄汤
凡痈疽诸毒流脓者,熬好洗之,以助肉气,消肿散风,脱腐止痛,去恶肉,活死肌,润疮口。如腐尽者,不必用之,当以米泔水热洗之,令疮洁净,不可过洗,过洗则伤水,皮肤破烂,难生肌肉,不易敛口。
黄芩甘草当归赤芍白芷蜂房羌活(等分)上七味,共为粗末,看证之大小,定药之多少。先将猪前蹄一双,用水六碗煮之,蹄软为度,将汁滤清,吹去汁上油花,即用粗药末一两,投于汁中,再用微火煎十数沸,滤去渣,候汤微温,即以方盘一个,于疮下靠身放定,随用软绢蘸汤,淋洗疮上,并入孔内,轻手捺尽内脓,使败腐宿脓随汤而出,以净为度,再以软帛叠七、八重,蘸汤勿令太干,覆于疮上,两手轻按片时,帛稍凉再换,如此再按四、五次,可以流通血气,解毒、止痛、去瘀,洗讫,用绢帛拭干,即随症以应用之药贴之。
疮疡洗法,西医极端推崇,惟目标多在清洁杀菌,与中医洗涤之舒畅营卫、调和气血者,目标各有不同,故中医洗涤之法,实应重视。
Tags:《奇方》 《川乌草乌》 《米泔水》 《疮疡》 《五味》 《风寒》 《阴疮》 《等分》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中编\处方篇] 第十一方·天然散 下一篇[中编\处方篇] 第九方·代针散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