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脉三十二辨-第6页-四·辨迟脉所统有五_中药方集
 
诊脉三十二辨 - 第6页
四·辨迟脉所统有五
】 【繁体
(缓结代微弱皆统于迟)迟。阴土也。一呼一吸。脉不及五至曰迟。乃阴盛阳亏之候。主脏寒。审其迟之微甚。知寒之浅深。有力冷痛。无力虚寒。浮迟表寒。沉迟里寒。乍迟乍数为虚火。又有不浮不沉。不疾不徐。不微不弱。如微风轻柳梢之状曰缓。缓属阴。土有和缓之义。冲和之气。洋溢于脉。血满肌肉。故不嫌迟。乃脾之正脉。若浮而缓曰卫气伤。沉而缓曰荣气弱。诸部见缓脉。皆主气血不敛。为不足之症。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血虚。缓弱气虚。寸缓皮肤不仁。
关缓不欲饮食。尺缓脚弱下肿。若脉来迟缓。时一止而复来者曰结。结者。阴脉之极。阴独盛而阳不能入为七情所郁。
寒邪滞经。气血痰饮食五者。一留于其间。则见为结脉。浮结气滞。沉结积聚。结促皆危症。结促之脉。无常数。或二动或三动。一止即来。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繇是复止。寻之良久。乃复强起曰代。若暴损气血。元气不续者可治。痛脉时见代。娠妇亦有代脉。必在三月余。不则一脏绝。他脏代至。故曰代必死。
若轻诊即见。重按如欲绝。有而若无者曰微。阴也。是劳极诸虚之候。浮微阳不足。沉微阴不足。曾经汗吐下后见之。
为阴阳将自和欲愈之脉。软极曰弱。萎弱不振。类濡而沉。阴也。气虚则脉弱。阳陷入阴之象。寸弱阳虚。
尺弱阴虚。关弱胃虚。病后老人见之顺。平人少年见之逆。
Tags:《阴盛》 《脏寒》 《微甚》 《虚寒》 《表寒》 《里寒》 《虚火》 《微风》 《卫气》 《缓脉》 《湿痹》 《血虚》 《气虚》 《阴脉》 《七情》 《痰饮》 《结脉》 《气滞》 《代脉》 《阴虚》 《胃虚》 《平人》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五·辨数脉所统有二 下一篇三·辨沉脉所统有五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