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证治准绳-第页-[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 谵妄_中药方集
 
幼科证治准绳
[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 谵妄
】 【繁体
谵、多言也,妄、虚妄也,谵妄者,妄有闻见而语言无伦也,皆邪气炽盛,正气虚弱,神识不清之所致。
夫言为心声,心热则多言,睡中呢喃者,热之微也,寤而语言差谬,热则甚矣。亦有胃热谵语者,大便必硬,数日不更衣,方是。〔薛〕陈文宿先生云∶痘紫色顶陷,心烦狂躁,气喘妄语或如见鬼神,内热便秘者宜用龙脑膏子、猪尾膏,如无内热,大便不实,不可轻服。窃谓前证多因初起热盛之时,失于解利所致,亦有因痘毒未尽,有因胃经有热,有因肺胃有热,有因心脾有热,烦躁痘裂出血,便血衄血,屎黑痕赤,详见各证。大凡作渴发热,手足指冷,或大便秘结者,内有热也,切不可禁其饮水,观张子和述水中儿事,良可验矣,盖热极,故得水而生也。一小儿痘疹狂喘,热渴饮冷,痰涎不利。先君用十六味清膈饮、犀角地黄汤、而痊。一小儿出痘发狂,作渴饮冷。此上焦热炽也。用黄连解毒汤、芹菜汁、而止,又用紫草快汤,将靥,因间药饵三日,色黑倒靥,用紫草散,渴止,又用人参白术散而痊。一小儿痘愈后,时发狂兼喘,发过面色黄白,手足并冷。此脾胃虚弱也。余用补中、八珍、二汤各三十余剂,或云当先降火邪而后补元气,乃服芩、连、朴硝之类,汗吐不止而殁。
初发热,便妄有所见闻,妄言如见鬼状,此为恶候。盖毒攻于里,心志昏惑,神识不清而然。况小儿神气怯弱,鬼魅易侵,又厉鬼常乘疫气而行,乘人之虚而疰之,故凡痘疹妄见、妄闻、妄言、如见鬼者,不可治也。
须审发于何脏,如目直视,手寻衣领乱捻物,此发于肝,为亡魂。闷乱喘促,手掐眉目鼻面,此发于肺,为亡魄。上窜切牙,多叫哭惊悸,或不能言,此发于心,为丧神。困睡,手足螈,不思饮食,此发于脾,为失意。目无精光,畏明,欲坠下而缩身,此发于肾,为失志。故曰∶真藏见者不治。或发热时无此证,因大便秘结却有之,此内热也,先以宣风散(发热)解利其热,后以导赤散(心)送下牛黄清心丸。(惊)或粉红丸(惊)以镇其神,病已者可治,连作不已者,勿治。如胃中有燥屎,三五日未更衣者,宜涤肠解毒,宜四顺清凉饮三黄丸(俱发热)主之。如初发热狂乱,大便自调者,五苓散加辰砂主之,大便秘者,轻则三黄丸,甚则承气汤主之。
如起发、成浆、欲靥之时,忽然神昏谵语者,此由疮本稠密,精血外耗,不能养神,宜养血泻火,安神丸主之。

安神丸
黄连当归身麦门冬白茯神甘草(各半两)朱砂(一两)龙脑(二分半)上为末,汤浸蒸饼,和猪心血捣匀,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灯心汤下。

栀子仁汤
烦躁谵语,惊狂发。
栀子仁黄芩石膏(各二钱)知母杏仁(各一钱半)大青柴胡豆豉赤芍药(各一钱)升麻(八分)甘草(五分)上,水煎服。
如昏不知人,语言无伦者死。经曰∶衣被不敛,言语不避亲疏者,神明之乱也。故不可治。如初发热便妄有闻见,状如见鬼而恐怖者,不治。此证自始至终,皆不可有,乃神志俱丧,躯壳徒存,不过引日而已。
Tags:《谵妄》 《邪气》 《气虚》 《心热》 《胃热》 《谵语》 《更衣》 《心烦》 《气喘》 《龙脑膏子》 《烦躁》 《便血》 《发热》 《大便秘结》 《清膈饮》 《地黄汤》 《发狂》 《胃虚》 《火邪》 《气怯》 《直视》 《喘促》 《宣风散》 《赤散》 《粉红丸》 《四顺清凉饮》 《三黄丸》 《五苓散》 《承气汤》 《神昏》 《精血》 《心血》 《灯心汤》 《神明》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 .. 下一篇[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 ..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