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婴撮要-第47页-[卷五] 滞颐_中药方集

TOP

 
保婴撮要 - 第47页
[卷五] 滞颐
】 【繁体
小儿滞颐者,涎流出而渍于颐间也。脾之液为涎,由脾胃虚寒,不能收摄耳。治用六君子汤加木香。凡作渴饮冷者,属实热,宜泻胃火。作渴饮汤者,属虚热,宜补中气。若脾经实热,而廉泉不能约制者,用牛黄清心丸。脾经虚热,而廉泉不能统摄者,用六君子加木香。胃经实热,而虫动津液流出者,用泻黄散;虚热用五味异功散大便秘结,用清凉饮。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食积内热,用大安丸。仍参口疮腮肿条互览之。
治验一小儿滞颐,面色痿黄。余谓当调补中气。不信,用清热之剂,更加弄舌,乃用五味异功散,渐愈。后因停乳,吐泻复作,先用大安丸,消其宿乳,次用五味异功散,补其中气而痊。
一小儿滞颐,面色赤,手指热,用泻黄散,一服而愈。后因乳母饮酒,其子复患前症,用东垣胃散加干葛、神曲、麦芽,母子并服而愈。
一小儿停食腹痛,用疏导之药,痛止,左项筋动,口角涎流,面色痿黄,肢体微肿,先用六君、柴胡、升麻、山栀四剂,次用异功散加升麻而痊。
一小儿停食腹痛。服峻利之药,吐泻自汗,厥冷滞颐。用六君、升麻、柴胡而愈。
一小儿十一岁,滞颐兼嗳气下气,时常停食,服消导清热之剂,大便不实,小腹重坠,此脾气下陷也,用六君、升麻、柴胡,饮食渐进,大便渐实,又用四神丸而愈。
一小儿滞颐,面色白或黧,腹痛,手足时冷,脉微细,此肺肾虚寒也,宜先培其脾土,用温胃散,二服腹痛顿止,又六君子汤,诸症并愈。后停食挟惊,吐泻发搐,滞颐腹痛复作,用六君加柴胡、钩藤钩,四剂而痊。
一小儿吐舌流涎,余谓心脾有热。用导赤、泻黄二散而愈。后自服清热化痰等药,更加弄舌,余用异功散加钩藤钩而安,又用六君子汤而愈。
一小儿滞颐,面色白或赤,目札切牙,此禀肝肾气不足,内热而生虚风也。用地黄丸以滋肾水;异功散以补脾土而安。
一小儿滞颐,面青,手按其腹则叫痛,此夹食与惊也,用异功散加枳实、升麻,二剂而愈。
后又停食,吐泻滞涩发搐,面色青黄,此脾虚而肝木乘之也,用异功散加升麻、柴胡、钩藤钩而愈。

温胃散
治脾冷涎多,流滞于颐。
丁香(一两)人参半夏肉豆蔻白术干姜甘草(各半两)上为末,每服一钱,姜水煎。
愚按∶此方治脾胃虚寒,涎流不止,或呕吐腹痛之良剂也。脾气稍温,但服五味异功散。

六君子汤

钱氏异功散

四君子汤

清胃散
(四方见内钓
四顺清凉饮

补中益气汤

大安丸
保和丸加白术,三方见虚羸)
泻黄散
(方见脾脏)
牛黄清心丸
(方见急惊
四神丸
(方见惊泻)
赤散
(方见心脏)
Tags:《滞颐》 《虚寒》 《君子汤》 《实热》 《虚热》 《中气》 《津液》 《泻黄散》 《五味》 《异功散》 《大便秘结》 《下陷》 《补中益气汤》 《大安丸》 《口疮》 《弄舌》 《清胃散》 《自汗》 《嗳气》 《下气》 《脾气》 《四神丸》 《面色白》 《肾虚》 《六君子汤》 《化痰》 《目札》 《面色青》 《胃虚》 《呕吐》 《四君子汤》 《内钓》 《四顺清凉饮》 《保和丸》 《急惊》 《赤散》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五] 腹痛 下一篇[卷五] 喑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