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婴撮要-第63页-[卷七] 寒吐哕逆_中药方集

TOP

 
保婴撮要 - 第63页
[卷七] 寒吐哕逆
】 【繁体
钱仲阳曰∶寒吐者,由乳母当风取凉,或风寒客于乳房,其症面目胀,额汗出,脉沉迟微,寒气停于胃,故胃不纳而吐出也。哕逆者,由气虚甚,过服克伐,使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以致气不宣通而作也。风寒在胃者,用理中丸,次服酿乳法。若呕吐清涎夹乳,小便清利,用大安丸。若因乳母食浓味,用东垣胃散。若乳母饮醇酒,用葛花解醒汤;饮烧酒,服冷米醋三五杯。乳母食生冷而致者,用五味异功散。乳母停食者,母服大安丸,子服异功散。乳母劳役者,子母俱服补中益气汤。乳母怒动肝火者,用加味逍遥散。乳母郁怒伤脾者,用归脾汤,仍参热吐霍乱治之。
治验一小儿因停食腹痛,服疏导之药而愈。后复停食,又用前药,寒热不食,腹胀后重,大便频而少,此脾气复伤而下陷也,先用异功散加升麻数剂,后重渐愈,再用当归痊愈。后因乳母恚怒,致见寒热发搐作呕,用六君、柴胡、山栀,以治其母,兼灌其儿并愈。
一小儿因乳母感冒风寒发热,儿患呕吐,身发赤晕,用东垣人参安胃散而愈;又切牙发搐,呕吐酸腐,待其吐止自安。
一小儿时吐乳食,诊其母有郁怒之症,用加味归脾汤、加味逍遥散治之而愈。
一小儿七岁,身羸兼吐,少食发热面黄,余谓脾脏受伤,用六君、煨姜二剂,而饮食进,去姜,又数剂而愈。
一小儿吐乳,大便臭秽,目睛缓视,因乳母交感后饮乳所致,用六君、木香、藿香,治之而安。
一小儿吐乳不食,手足搐搦,痰涎上涌,手足指冷,额黑唇青,此肾水胜心火也,用五味异功散加木香、炮姜,顿愈;去姜,又数服而愈。
一小儿不时干呕不乳腹膨,此脾胃虚而将成疳也,用四味肥儿丸以治疳,四君子汤以健中而痊。后伤食,吐泻完谷,行气困惫,四肢微搐,余曰且勿药,次日吐止,但搐而泻青黄,此脾土虚而肝木胜也,用六君、钩藤钩而痊。

酿乳法
治婴儿有胎热症,令乳母服之,不可遽用冷药,恐损脾胃。若加呕吐,必成大患。
泽泻(二两五钱)猪苓(去黑皮)赤茯苓天花粉(各一两半)生地黄(二两)山茵陈(去梗)甘草(各一两)上每服五钱,水煎,食后捏去旧乳服。

茯苓半夏汤
治呕秽,心下坚痞,膈间有水,痰眩惊悸。
半夏(五钱)白茯苓(二两)上每服三钱,姜水煎服。

二陈汤
痰饮,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因食冷物,胃气不和。
半夏橘红(各五钱)白茯苓(三钱)甘草(炙,一钱五分)上每服二三钱,乌梅一个,姜枣水煎服。

四味肥儿丸
治呕吐不食,腹胀成疳,或作泻不止,或食积脾疳,目生云翳,口舌生疮,牙龈腐烂,发热瘦怯,遍身生疮。又治小便澄白,腹大青筋,一切疳症。
黄连芜荑神曲麦芽(炒。各等分)上为末,水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空心白滚汤送下。

东垣人参安胃散
治服峻剂,脾胃虚损,或成慢惊泄泻呕吐,肠胃有热,以致前症。(方见脾脏)
东垣清胃散
(方见内钓
理中丸
(方见咳嗽
葛花解醒汤
(方见热吐)
大安丸
(即保和丸加白术)
保和丸

补中益气汤
(三方见虚羸)
加味逍遥散

加味归脾丸

清胃散

六君子汤

异功散

四君子汤
(六方见内钓)
八珍汤
(方见寒热)
人参养胃汤
(方见疟症)
Tags:《风寒》 《额汗》 《胃气虚》 《清气》 《浊气》 《理中丸》 《呕吐》 《大安丸》 《清胃散》 《五味》 《异功散》 《补中益气汤》 《肝火》 《逍遥散》 《归脾汤》 《霍乱》 《寒热》 《脾气》 《下陷》 《发热》 《安胃散》 《干呕》 《不乳》 《胃虚》 《肥儿丸》 《君子汤》 《伤食》 《行气》 《胎热》 《茯苓半夏汤》 《二陈汤》 《痰饮》 《恶心》 《心悸》 《胃气》 《脾疳》 《云翳》 《等分》 《慢惊》 《泄泻》 《内钓》 《咳嗽》 《保和丸》 《归脾丸》 《六君子汤》 《四君子汤》 《八珍汤》 《养胃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七] 霍乱吐下 下一篇[卷七] 热吐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