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婴撮要-第140页-[卷十四] 囊痈(谓阴囊患痈)_中药方集

TOP

 
保婴撮要 - 第140页
[卷十四] 囊痈(谓阴囊患痈)
】 【繁体
囊痈属肝经湿热,或禀胎肝热所致。初起肿痛,小便赤涩者,湿热壅滞也,先用龙胆泻肝汤,如不消,用仙方活命饮。若肿痛数日不止,欲作脓也,用托里消毒散。若肿未溃而小便不利者,毒瓦斯壅滞也,当分利之。脓已成而小便不利,毒瓦斯未解也,当针泄之。脓出而反痛者,气血虚也,当补益之。若元气无亏,虽阴囊悉溃,睾丸悬露,亦不为害。若乳母恚怒,令儿患此者,加味逍遥散。肝经气血虚者,八珍散加味,柴胡、山栀,俱加漏芦,子母并服。
一小儿小便涩滞,肿痛寒热,此肝经湿热也,用龙胆泻肝汤而消。但内热倦怠,此兼脾气虚弱也,用四君子加柴胡、山栀、芎、归而愈。
一小儿肿痛寒热,用克伐之药,不能成脓;用托里清肝散而脓溃;用托里散而疮敛。后寒热如疟,小便闭塞,用小柴胡汤加山栀、龙胆草、车前子而愈。
一小儿患此,大溃痛甚,烦躁饮冷,此余毒尚在,与活命饮二剂,肿痛顿退;又用四君、柴胡、山栀四剂,诸症悉退,及托里散而痊。
一小儿阴囊赤肿作痛,针而脓出顿安,忽发热作渴,此邪气去而真气虚也,用圣愈汤及八味、柴胡、山栀,将愈。
因乳母恚怒复作,用加味逍遥散加漏芦与母服,其儿顿愈。
一小儿阴囊每患赤肿,必因其母恚怒及饮酒而发,余审其因怒,用加味逍遥散加漏芦。饮酒,用加味胃散加干葛、神曲,与母服之,其儿随愈。
一小儿阴肿,小便赤涩,此禀肝经有热也,用加味小柴胡加漏芦与母服,子日饮数滴,四剂而愈。
一小儿患此,肿硬不消,发热作痛,大便不实,饮食无味,此消导过多而脾胃伤也,先用异功散数剂,元气渐复;又用托里散加柴胡、山栀而脓成,针之脓出,发热恶寒,此血气俱虚也;用大补汤加柴胡、山栀,寒热顿止,又数剂而渐愈。后因劳,发热肿痛,用益气汤、托里散,疮口渐敛而愈。
一小儿十六岁患此,脓清晡热,遗精盗汗,此禀元气虚甚也,用大补汤、地黄丸料各二十余剂,元气稍复,又各三十余剂,汗止热退。犯房事患处顿黯,昏愦吃逆,手足并冷,此脾气虚寒之恶症,用独参汤四剂而苏,用大补汤加干姜四分,阳气渐复,乃去干姜,又二十余剂而痊。
一小儿患此,溃而肿硬不消,服败毒散,敷寒凉药,肌肉不生,疮口开张,脓清色黯,自汗,余谓非补脾则肌肉不生。彼欲速效,乃外用生肌散反助其邪,致生瘀肉,填塞疮口,半载不愈。余用异功散加当归、黄三十余剂,又用托里散、隔蒜灸而愈。
一小儿囊痈出血,久不愈,左颊色青赤,此心肝二经风热而血不归经也,先用加味逍遥散、六味地黄丸,清肝热、滋肾水而血止,用托里散而疮愈。
一小儿患前症,脓清发热,久而不敛,左颊青、两颐赤。余谓禀肝肾阴虚而两位青赤,脾胃气虚而脓清不敛,当补足三阴为善。不悟,泛用杂药,后果殁。
一小儿患前症久不愈,面色皎白,左颊为甚。余谓∶前症属肝木,面白属肺金,左颊属肝经,乃金来克木为贼邪,况小便如淋,乃肝肾二经气绝也,辞不治。后果殁于金旺之日。盖肝为肾之子,肾为肝之母,设预为调补肾水,必不致于危也。

托里清肝散
人参黄(炒)当归川芎芍药(炒)白术茯苓金银花白芷(炒)甘草(炒)连翘柴胡(各七分)山栀(四分)上每服二三钱,水煎。

钱氏蚯蚓散
治肾子肿硬,先用葱椒汤煎洗,次以干蚯蚓粪,津唾调敷,须避风冷湿地。
世传治小儿阴囊肿大,用甘草煎浓汁,调蚯蚓粪涂之,立效。

山药膏
治两拗及小腹肿痛或痒,用山药研烂频敷患处,干则易之。

补中益气汤
(方见肌肉不生)
异功散
(方见用败毒之药)
八珍汤

加味逍遥散
(二方见发热不止)
活命饮

托里散
(二方见热毒疮疡
加味小柴胡汤
(方见热毒瘰)
圣愈汤
(方见出血不止)
十全大补汤
(方见便痈)
加味清胃散

君子汤
(二方见腹痈)
地黄丸
(方见作渴不止)
Tags:《囊痈》 《肝热》 《仙方活命饮》 《托里消毒散》 《小便不利》 《血虚》 《逍遥散》 《经气》 《八珍散》 《寒热》 《气虚》 《柴胡汤》 《烦躁》 《发热》 《邪气》 《圣愈汤》 《清胃散》 《阴肿》 《异功散》 《恶寒》 《补汤》 《益气汤》 《遗精》 《盗汗》 《大补汤》 《昏愦》 《脾气》 《虚寒》 《独参汤》 《败毒散》 《自汗》 《风热》 《归经》 《六味地黄丸》 《阴虚》 《胃气》 《三阴》 《子肿》 《补中益气汤》 《八珍汤》 《疮疡》 《小柴胡汤》 《十全大补汤》 《君子汤》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十四] 足指冻疮(附耳冻疮) 下一篇[卷十四] 便痈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