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婴撮要-第页-[卷十六] 舌断唇伤_中药方集
 
保婴撮要
[卷十六] 舌断唇伤
】 【繁体
凡舌断者,须乘热接上,急用鸡子轻击周遭,去硬壳,取膜套舌上,以洪宝丹敷膜上,自然接续。若良久舌已冷,不必用接,但以洪宝丹敷之,其舌自生,所断唇舌,鸡子膜含护,恐风寒伤之。外症若寒热作痛,用四物加柴胡。晡热作痛,加地骨皮。倦怠少食,用四君加芎、归、柴胡。恶寒少食,用托里散加参,。若烦渴发热,用当归补血汤,如不作痛,但用四君之类以健脾则肌肉自生,旬余可愈。不宜用辛热之剂,恐助火而益其痛也。
一小儿舌断半寸许,敷洪宝丹,服四物加柴胡,痛定血止,次服四君加柴胡、山栀,月余而舌自完。
一小儿十四岁,疫病愈后,啮舌出血,先君谓肾虚则啮舌,用地黄丸而愈。后唾血咳血,发热痰盛,仍用前丸而瘥。
一小儿唇伤出血不止,以药止之,唇面肿大,揭去其药,出血甚多,肿亦顿消,用托里之剂及当归膏,患处溃而愈。
一小儿唇伤,肿痛发热,服清热止痛之剂,连泻二次,眉目搐动,服祛风等药,手指俱冷,手足搐动,余谓脾土被肝木所侮,用异功散加升麻、柴胡、半夏,手温而搐止,仍用前药,佐以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跌伤,唇口发搐,切牙惊哭腹痛,此出血过多,肝火内动所致也,用四物加柴胡、山栀而安。但痛至面,此患处欲作脓耳,用托里散四剂,头目肿痛,其脉滑数,此脓已成,气虚而不能溃出也,又用托里散二剂,脓出肿消。若初伤时,不遽用收敛疮口之药,则无此患也。
一小儿伤唇出血,发搐目直,用柴胡栀子散一剂,其搐稍定,但伤处痛,外敷洪宝丹,内服逍遥散而愈。
一小儿跌伤面肿,连唇颊出血,痛发热,以花蕊石散敷之,血止痛定,次用当归补血汤,而发热顿止;又用加味逍遥散、八珍汤而溃,托里散而敛。

洪宝丹
(一名济阴丹)治伤损痛并接断。
天花粉(二两)姜黄白芷赤石药(各一两)上为末,汤调搽患处。
一方∶用乱发烧灰,敷舌上接之。又治∶擦落耳鼻,乘热蘸之,接上即愈。亦须口含,以防其冷。

当归补血汤
治杖疮、金疮,血气损伤;或妄服峻剂,致血气俱虚,肌热大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之全无。经曰∶脉虚血虚,脉实血实。盖血虚发热是也,证似白虎汤,惟脉不长实为辨耳。若误服白虎汤必死。此病多得于饥饱劳役者。(方见发热不止)
四物汤
治一切血虚发热;或因失血太多;或克伐太过;或溃后发热,烦躁不安,并宜服之。(方见腋痈)
柴胡栀子散
(方见胁痈)
花蕊石散
(方见后)
八珍汤

加味逍遥散
(二方见发热不止)
托里散
(方见热毒疮疡
Tags:《风寒》 《寒热》 《恶寒》 《发热》 《补血汤》 《健脾》 《啮舌》 《肾虚》 《咳血》 《当归膏》 《异功散》 《肝火》 《脓耳》 《气虚》 《柴胡栀子散》 《逍遥散》 《当归补血汤》 《八珍汤》 《血虚》 《白虎汤》 《烦躁》 《疮疡》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十六] 脑骨伤损 下一篇[卷十六] 跌仆内伤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