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阴纲目-第页-[卷之一\调经门] 论经病疼痛_中药方集

TOP

 
济阴纲目
[卷之一\调经门] 论经病疼痛
】 【繁体

产宝
云∶经水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气血盛,阴阳和,则形体通。或外亏卫气之充养,内乏荣血之灌溉,血气不足,经候欲行,身体先痛也。(此论身痛
良方
云∶妇人经来腹痛,由风冷客于胞络冲任,或伤于太阳少阴经,用温经汤、桂枝桃仁汤。若忧思气郁而血滞,用桂枝桃仁汤、地黄通经丸。若血结而成块,用万病丸。

丹溪
云∶经水将来作痛者,血实也,一云气滞,四物汤加桃仁、香附、黄连。临行时腰疼腹痛,乃是郁滞有瘀血,四物汤加红花、桃仁、莪术、玄胡索、木香,有热加黄芩、柴胡(有加香附、青皮、桃仁、乌药、丹皮、小茴、五灵脂者)。经行后作痛者,血气俱虚也,以八珍汤加减服。戴氏曰∶经事来而腹痛者,经事不来而腹亦痛者,皆血之不调故也。欲调其血,先调其气,四物汤加吴茱萸半钱,香附子一钱;和气饮加吴茱萸半钱亦可。痛甚者,玄胡索汤(格致工夫,更进一层)。然又恐感外邪,伤饮食致痛,痛不因血,尤宜详审,和气饮却能兼治。因冷而积,因积而痛,宜大温经汤,冷甚者,去麦门冬不用。
汪石山治一妇人,瘦小,年二十余,经水紫色,或前或后,临行腹痛,恶寒喜热,或时感寒,腹亦作痛,脉皆细濡近滑,两尺重按略洪而滑,此血热也,或谓恶寒如此,何谓为热?曰∶热极似寒也。遂用酒煮黄连四两,香附、归身尾各二两,五灵脂一两,为末,粥丸,空腹吞之而愈(此全以脉为主,不然亦非此药可愈)。一妇年二十一岁,六月经行,腹痛如刮,难忍求死。脉得细软而快,尺则沉弱而近快,汪曰∶细软属湿,数则为热,尺沉属郁滞也。以酒煮黄连半斤,炒香附六两,五灵脂(半炒半生)三两,归身尾二两,为末,粥丸,空心汤下三四钱,服至五六料,越九年得一子。后屡服屡效,历十五年后,前药罔效(中病则止,不尽剂,岂可久服。经曰毋使过之,伤其正也)。汪复诊之,脉皆洪滑无力,幸其尚有精神。汪曰∶此非旧日比矣,旧乃郁热,今则虚寒,东垣曰,始为热中,终为寒中是也。经曰∶脉至而从,按之不鼓,乃阴盛格阳,当作寒治,且始病时而形敛小,今则形肥大矣。书曰∶瘦人血热,肥人血虚,岂可同一治也。所可虑者,汗大泄,而脉不为汗衰,血大崩,而脉不为血减耳(二句俱欠妥,惟伤寒有邪,故不为汗衰者不治,此惟血脱阳无所附,故脉无力,不当言不为血减)。其痛日重夜轻,知由阳虚不能健运,故亦凝滞而作痛。以证参脉,宜用助阳,若得脉减痛轻,方为佳兆。遂投参、、归、术大剂,加桂、附一帖。来早再诊,脉皆稍宁,服至二三十帖,病且愈(亦是寒凉太过,所谓以药医药也,故可服此温补之剂,三十帖愈)。盖病有始终寒热之异,药有前后用舍不同,形有肥瘦壮少不等,岂可以一方而通治哉。
Tags:《经水》 《形体》 《卫气》 《身痛》 《太阳》 《少阴》 《温经汤》 《气郁》 《地黄通经丸》 《气滞》 《八珍汤》 《玄胡索汤》 《大温经汤》 《恶寒》 《月经》 《精神》 《虚寒》 《热中》 《阴盛》 《血虚》 《血脱》 《寒热》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一\调经门] 论经病发热(附.. 下一篇[卷之一\调经门] 论过期不止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