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阴纲目-第53页-[卷之二\血崩门] 论气陷血脱法当升举_中药方集

TOP

 
济阴纲目 - 第53页
[卷之二\血崩门] 论气陷血脱法当升举
】 【繁体

东垣
云∶一妇人经候黑血,凝结成块,左厢有血瘕,水泻不止,谷食有时化,有时不化,至今岁四月,血块暴下,并水注俱作,是前后二阴有形之血脱竭于下;既久,经候尤不调,水泻日见三两行,食罢心烦不快,饮食减少,甚至瘦弱。东垣先生曰∶夫圣人治病,必本四时升降沉浮之理,权变之宜。若不本四时,以顺为逆,非其治也。且治之大法,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无盛盛,无虚虚,遗人夭殃;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故圣人云∶阳盛阴虚,下之则愈,汗之则死;阴盛阳虚,汗之则愈,下之则死(阳盛是言阳邪盛于内,故可下;阴盛是言寒邪盛于外,故可汗)。大抵圣人立法,各自有义。且如升阳或发散之剂,是助春夏之阳气,令其上升,乃泻秋冬收藏殒杀寒冰之气,此病是也,当用此法治之,乃升降浮沉之至理也。夫天地之气,以升降浮沉,乃从四时,如治病逆之,则杀人矣。故经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可不畏哉。夫人之身,亦有天地四时之气,不可止认在外,人体亦同天地也。今经漏不止,是前阴之气血已下脱矣;水泻数年不愈,是后阴之气血,又下陷矣。后阴者,主有形之物也,前阴者,精气之门户,俱下竭,是病患周身之气,常行秋冬之令。阴主杀,此等收藏之病是也。阳生阴长,春夏是也。在人身之中,令气升浮者,谷气上行是也,既病则周身血气,皆不生长,谷气又不升,其肌肉消少,是两仪之气,俱将绝矣。既下元二阴俱脱,血气消竭,假令当日元是热证,今下焦久脱,已化为寒矣。此病久沉久降,寒湿大胜,当急救之,泻寒以热,降湿以燥,大升大举,以助生长,补养气血,不致偏竭。圣人立治之法,既湿气大胜,以所胜治之,助甲(甲胆也),风木上升是也。故经云∶风胜湿(风胜湿,正是举下陷之气,今人以为风来则干之意,非也),是以所胜平之也。当先调和胃气,次用白术之类,以燥其湿,而滋元气,如其不止,后用风药以胜湿,此之谓也。此便是大举大升,以助春夏二湿久陷下之至治也。又一本云∶此病次用四物,随湿证加减。
Tags:《血瘕》 《二阴》 《血脱》 《心烦》 《阳盛》 《阴虚》 《阴盛》 《阳邪》 《升降浮沉》 《前阴》 《后阴》 《下陷》 《精气》 《谷气》 《寒湿》 《湿气》 《胃气》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卷之二\血崩门] 论血瘀腹痛法当.. 下一篇[卷之二\血崩门] 论血崩因虚热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