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第页-[集之二·肝脏部\惊] 表里_中药方集

TOP

 
证治准绳·幼科
[集之二·肝脏部\惊] 表里
】 【繁体
〔钱〕伤风发搐,因伤风后得之,口中气出热,呵欠顿闷,手足动摇,当发散,大青膏主之。小儿生来怯弱者多此病也。〔洁〕伤风发搐,因伤风而得之,证同大人伤风寒痰之类,当辨有汗无汗,阴阳二证,用大青膏、小续命之类,开发则愈。
(大青膏,阴证;小续命,阳证也。)〔薛〕伤风发搐,口气不热,肢体倦怠,用异功散补脾土,钓藤饮清肝木。若因风邪内郁,发热而变诸证者,当理肺金,清风邪。若外邪既解,而内证未除,当理肺补脾。若肺经亏损,而致惊搐等证者,当补脾肺,以平肝心,则惊搐自止矣。一小儿月内发搐鼻塞,乃风邪所伤。以六君子汤加桔梗、细辛,子母俱服,更以葱头七茎,生姜一片,细擂,摊纸上,合置掌中令热,急贴囟门,少顷,鼻利搐止。

大青膏
天麻(末,一分)白附子(末,生,一钱半)青黛(一钱,研)蝎尾(去毒,生末)乌蛇稍肉(酒浸,焙干,取末。各半钱)朱砂(研)天竺黄(研)上同再研细,生蜜、和成膏。每服半皂子大至一皂子大,月中儿粳米大,同牛黄膏、温薄荷水,化一处服之,五岁以上,同甘露散服之。

续命汤
(方见中风)〔钱〕伤食发搐,因伤食后得之,身体温,多唾多睡,或吐不思乳食而发搐,当先定搐,搐退,白饼子(方见癖)下之,后服安神丸(方见心脏。)〔洁〕伤食发搐,谓不因他证,忽然而搐,此因饮食过度,致伤脾胃,故儿多睡多吐,不思饮食,脾胃既虚,引动肝风则发搐,当先定其搐,如羌活、防风、煎下泻青丸,后用白饼子下其食,渐渐用调中丸(方见腹痛)、异功散(方见吐泻)养其气。〔薛〕停食发搐,呕吐乳食者,宜用消食丸。若食既消而前证仍作,或变他证者,脾土伤而肝木乘之也,用六君子加钓藤钩,以健脾平肝。(消食丸方见伤食。)〔垣〕外物惊,宜镇平之,以黄连安神丸,若气动所惊,宜寒水石安神丸。〔娄〕外物惊者,元气本不病,故治以黄连安神之苦寒,气动惊者,不因外物惊,元气自有病,故治以寒水石安神之甘寒也。

黄连安神丸
黄连(净,酒炒,一钱半)朱砂(细研,水飞)生地黄当归(各一钱)甘草(炙,五分)上为极细末,蒸饼和丸如黄米大。每服十丸,津下。

寒水石安神丸
(即钱氏安神丸,方见心脏)
镇心丸
凉心经,治惊热痰盛。
甜硝(白者)人参(去芦,取末,各一两)甘草(炙)寒水石(烧,各一两半)干山药(白者)白茯苓(各二两)朱砂(一两)龙脑麝香(各一钱,三味俱研)上为末,熟蜜丸如鸡头大。如要红,入坯子胭脂二钱(即染胭脂),温水化下半丸至一二丸,食后。
Tags:《伤风》 《中气》 《呵欠》 《大青膏》 《寒痰》 《无汗》 《阴证》 《阳证》 《异功散》 《发热》 《鼻塞》 《君子汤》 《囟门》 《成膏》 《小续命汤》 《中风》 《伤食》 《多唾》 《白饼子》 《青丸》 《呕吐》 《健脾》 《水飞》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集之二·肝脏部\惊] 急慢惊总论 下一篇[集之二·肝脏部\惊] 脏腑旺时补..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