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第65页-[集之二·肝脏部\惊] 唇口蠕动_中药方集
 
证治准绳·幼科 - 第65页
[集之二·肝脏部\惊] 唇口蠕动
】 【繁体
〔薛〕唇为脾之华,口乃脾之窍。又阳明之脉,环唇口而交人中,阳明胃也,是以脾胃虚者,多有此证,不独病后而已。夫脾主涎,脾虚则不能收摄,多兼流涎,或误认为痰,而用祛逐之药,则津液益枯,不能滋养筋脉,遂致四肢抽搐,病势愈甚,原其治法,与慢脾风相同,当用大补脾胃之药加升麻、柴胡,切勿用青皮、龙胆草之类。兼察其色,黄者脾弱也,青者肝胜也,青黄不泽,木来克土也,青赤相兼,木火风热也,黑为寒水反来侮土,白为气虚亡阳,凡此,宜用六君子汤加小柴胡汤。若四肢微搐,或潮热往来,或泄泻呕吐,面色痿黄,皆脾胃有伤也,宜用白木、黄、川芎、当归、人参、陈皮、肉豆蔻、神曲、干葛、白芍药、黄连、炙甘草、白茯苓以补胃气。若脾胃虚弱者用五味异功散虚寒,加木香、炮姜。若脾气下陷者用补中益气汤以升其阳。作渴者用七味白术散生津液。若肝木侮脾者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芍药,以制肝补脾。
Tags:《阳明》 《人中》 《胃虚》 《津液》 《四肢抽搐》 《风热》 《气虚》 《亡阳》 《君子汤》 《柴胡汤》 《潮热》 《泄泻》 《呕吐》 《胃气》 《五味》 《异功散》 《虚寒》 《脾气》 《下陷》 《补中益气汤》 《七味白术散》 《生津》
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集之二·肝脏部\惊] 目直视 下一篇[集之二·肝脏部\惊] 目睛动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