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第页-[集之三·心脏部一] 诸失血证_中药方集

TOP

 
证治准绳·幼科
[集之三·心脏部一] 诸失血证
】 【繁体
〔曾〕小儿九道出血,何为而然?盖人之所有者,血与气也,心者,血之主,肺者,气之主,气主之,血主濡之,荣养百骸,灌溉丝脉,升降上下,荣卫谐和,自然顺适,一或不调,疾由生矣,或外为六淫所侵,内因七情所沮,气乃留而不行,血乃壅而不濡,内外抑郁,不能流注以荣于身,必有妄动之患。叔和以芤脉为失血之义,在七表属阳故也,阳明主乎多气多血,未有不因热而得,盖气血俱热,热郁内逼,失其常度,是以妄行。有在襁褓患此证者,固非七情所伤,皆因乳母执着,不自宽释,及啖辛辣之物,流于乳络,儿饮之后,停滞不散,郁蒸于内,亦能动血。
或居重帏暖阁,火气熏逼,不令常见风日,积温成热,热种则涌泄,或吐或衄,或大小腑亦多血来者。有气虚邪热乘之,则血不得循流故道,渗于诸经,亦生走失之证,其面白,脉沉微,血淡紫,口气缓,是也。又况婴孩脆弱,易虚易实,因热内攻,血随气行,或壅而上逆,或下而忘返,遂有吐血、衄血、泻血、溺血之证,然而血不苟动,因气使之,风不自生,因热而起,由是而论,可以类推。治法,先明虚实,审得病源,随经施治,药饵无瘥,则不失其机要。实则小柴胡汤加生地黄、丝茅根,或苦参亦好,并用水煎服。或咀五苓散合五和汤,亦加丝茅根、苦参、水煎,及投消毒饮。次用《局方》鸡苏丸、三黄丸、间服。虚则理中汤,及人参芎归汤皆可服。间有医者见其血盛,以为热极,过投凉剂,遂使血寒不能归源而妄流,其色紫黯而凝滞,或成小片,当服姜附之剂以温之,自然流畅,毋致妄行为佳。

小柴胡汤
潮热
五苓散
(惊)
五和汤
里热
消毒饮
喉痹
《局方》鸡苏丸
(大吐血)
三黄丸
(里热)
理中汤
(吐泻)
人参芎归汤
治九道血妄行。
人参(去芦)川芎当归(酒洗。各半两)荆芥(二钱半)上每服二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无时。

黄芩丸
治小儿衄血、吐血、下血。
上,以黄芩为末,炼蜜、丸如鸡头大。三岁一丸,浓盐汤下。柏叶、石榴花,为末吹鼻,治衄血吐血。一方,定州瓷器末,治呕血,破血止血。

茅花汤
鼻衄不止,吐血下血。
用茅花一大把,水三盏,煎浓汁一盏,分二服,即瘥。无花,根梗代之。兼治血痢黑痢。
Tags:《百骸》 《六淫》 《七情》 《流注》 《芤脉》 《阳明》 《热郁》 《气虚》 《邪热》 《吐血》 《虚实》 《柴胡汤》 《五苓散》 《三黄丸》 《理中汤》 《小柴胡汤》 《潮热》 《里热》 《喉痹》 《温服》 《盐汤》 《吹鼻》 《呕血》 《鼻衄》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集之三·心脏部一\诸失血证] 吐血 下一篇[集之三·心脏部一\舌] 舌上血出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