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幼科-第页-[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 头面疮_中药方集

TOP

 
证治准绳·幼科
[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 头面疮
】 【繁体
〔薛〕人身诸阳之气,会于首而聚于面,其有患疮痍者,因脏腑不和,气血凝滞于诸阳之经,或禀赋肾阴虚肝火,或受母胎毒,或乳母六淫七情,或食膏粱醇酒,或儿食甘肥浓味所致,其因不同,当各辨其经络,审其所因而治之。若发于目锐、耳前上颊抵鼻至目内者,皆属小肠经。发于巅及头角下颊耳后脑左右者,皆属胆经。发于颊前鼻孔及人中左右者,皆属大肠经。发于鼻之挟孔,下唇口及承浆、耳后颊车、耳前发际额颅者,皆属胃经。发于目内上额尖,至后脑项者,皆属膀胱经。既察其经,即当分治,若禀肾火者用六味地黄丸(肾)。胎毒者犀角消毒丸(见前)。食积疳者四味肥儿丸(疳)。乳母膏粱者东垣胃散(齿)。至于诸腑受病,必兼诸脏,故患于额间属心经,发热饮冷者为实热,用导赤散心。发热饮汤者属虚热,用养心汤。左腮属肝经,或颈项劲强者为实热,用柴胡清肝散(热)。或切牙顿闷者虚热,用六味地黄丸。右腮属肺经,喘嗽饮冷者为实热,泻白散(肺)。发热咳嗽者为火刑金,用人参平肺散(嗽)。鼻间属胃经,发热饮冷,大便黄硬者为实热,用泻黄散(脾)。发热饮汤,大便青白者为虚热,用异功散
患于颏及耳叶者属膀胱经,肾无实证,唯用地黄丸。若疮已溃,久而不愈,则当审其脏气之相胜,病邪之传变,而以调补脾胃为主。若因乳母遗热为患者,当先治其母,则儿病自愈也。

养心汤
心气不足,虚热上攻而患疮疡者。
黄(炒)白茯苓半夏曲当归川芎辣桂柏子仁酸枣仁(炒)五味子(杵)人参(各三钱)甘草(炒,四钱)上,每服一二钱,姜枣水煎。为末服亦可。

牛黄解毒散
治胎毒头面生癞,或延及遍身,痒痛不安,浸淫不愈,及眉炼疮。
生甘草(一两)牛黄(五钱,膏粱之子必用之)金银花(一两)上,各为末。每服二三分,乳汁调服。或用甘草煎膏为丸,芡实大。每一丸,白汤化服。外敷青金散亦可。

拔毒散
治证同前,及疥癞疮癣。
黄芩黄连白矾(三味俱生用)雄黄(各五钱)铜绿(二钱,痒甚、加之)松香上,各另为末。干糁患处。或用油调搽。疥疮,宜加枯矾三钱。
〔头疮〕小儿头疮,是六阳受毒热而攻头成疮也,若头上散成片,常常燥痒,毛发稀少,有类白屑,此因积热上攻,名曰秃疮。疮虽生于头,世人只知以药外敷得愈,不逾旬月,其疮又发,何为而然。盖头者,诸阳所会之处,《洪范》五行,火曰炎上。热毒上攻,两阳相灼,故疮生于头,法当解陈(音锉)之积热,导心经之烦躁,斯可矣。
〔世〕治久癞头。用黄连细末敷之。治年久癞头,内用苦参丸食后服之,外用苦参末油敷之,二月愈。
〔丹〕又方用防风通圣散酒制,除大黄另研为末,再用酒拌,晒干为末。每一钱,水煎服,日四五服。至三十帖见效。
又方川芎片芩(酒)芍药(酒)陈皮(各半两)白术(酒)当归(酒。各一两)天麻(酒,七钱半)苍耳(七钱半)黄柏(酒)粉草(酒)防风(各三钱)上咀。煎服,四五次服之,服过,睡片时。
小儿癞头。用烧红炭长流水令热,洗之,仍用芫荽子煎猪脂,去滓,用脂敷患处。
又法,用胡荽子、伏龙肝、悬龙尾、黄连、白矾为末,油调敷。
头疮方猪油(一钱,半生半熟)雄黄水银(各二钱半)上,研和匀,敷疮上。
又方治小儿癞头,并身癞等证。用松皮烧灰、白胶香、枯矾、大黄、黄地沥青调敷患处。又方,用腊月马脂油搽患处极效。
〔简〕头疮。大笋壳烧灰,量疮大小,用灰调生油敷。又加腻粉佳。
《秘录》小儿头身诸疮。烧鸡卵壳和猪脂敷之。
〔世〕治癞头。
松香(一两,干铫熔开,安在石上、候冷,取起轻轻研细)黑龙尾(即屋尘垂挂者)黄丹(各三钱)白芷(半两)松树皮(烧灰、存性)水银雄黄白矾(各二钱)上为末。以血余入香油煎烂,调敷患处。
鳝攻头疮方用败龟板、酥炙,为末,以飞面少许和油调,涂顶上。留孔出毒,不可调太柔。
〔面疮〕〔世〕治小儿面疮,通面烂,无全肤,脓水流漓,百药不效者。陈年腊猪油,不入盐者,敷之神效。
Tags:《脏腑》 《阴虚》 《肝火》 《胎毒》 《六淫》 《七情》 《经络》 《小肠》 《人中》 《大肠》 《承浆》 《颊车》 《额颅》 《六味地黄丸》 《肥儿丸》 《清胃散》 《发热》 《实热》 《赤散》 《虚热》 《柴胡清肝散》 《泻白散》 《咳嗽》 《人参平肺散》 《泻黄散》 《异功散》 《脏气》 《传变》 《心气》 《疮疡》 《半夏曲》 《五味》 《调服》 《白汤》 《拔毒散》 《疥疮》 《枯矾》 《秃疮》 《烦躁》 《防风通圣散》
管理】【打印投稿】【收藏】【推荐】【举报】【评论】【关闭】【返顶
上一篇[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 眉炼疮 下一篇[集之三·心脏部一\疮疡] 黄水粘疮

相关栏目

温馨提示:

1、身体不适时请至正规医院就诊,勿延误。
2、站内信息时效及准确性不足,常有调整,仅作个人学习、记录、复习使用。
3、本站是个人因爱好而建,非医药行业,不看病、不卖药、不授课、不参与任何商业。